本报讯 (记者 陈婷)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大国际品牌,以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和条子泥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打造绿色生态“会客厅”,全力保护绿色生态“瓷名片”,持续擦亮绿色生态“金招牌”,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
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盐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处国际重要湿地、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我市成为首届全球滨海论坛举办地,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盐城经验。在全省率先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新造成片林1.3万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射阳、东台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和销号工作,截至11月底,交办的312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307件,整改率98.4%,全省第一。全市优良天数比率84.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全省第一,盐都区创成中国天然氧吧;17个国考、51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100%,同比分别提高11.8、9.8个百分点。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新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20万吨/年,危险废物总处置利用能力达77万吨/年,涉疫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的收集转运处置均达到100%。完成海上浒苔绿藻专项整治,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精心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召开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全省乡村旅游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东台西溪天仙缘、建湖九龙口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盐都仰徐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射阳、盐都、亭湖3个县(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全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