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勇峰 王青菁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赋予盐城的目标定位和使命任务,发出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的时代号令,确立了全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12月16日,响水县委书记郭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响水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充分发挥黄海新区向海发展主阵地作用,大力推动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实现盐城北部地区加速隆起。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市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大行动举措。郭超说,12月15日,响水召开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全面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进行系统部署,明确要更大力度做好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绿色宜居“四篇文章”,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努力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市委要求、体现响水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产业绿色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在。响水支柱产业不锈钢是全市四大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调高调优调绿产业结构是响水必须答好的考题。郭超表示,响水坚持把绿色制造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做绿不锈钢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锈钢产业到2025年实现“十百千万亿”目标,即10家五星级企业、100家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1000个市场经营主体、带动直接就业10000人以上、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汽车部件产业三年集聚100家企业、新增100亿元投入、实现100亿元产值,着力打造全国高品质不锈钢产业新地标、全国知名汽车部件产业集聚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工业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郭超说:“响水坚定不移树立工业强县鲜明导向,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加大一二三产业招商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每年新开工超亿元项目60个以上,新竣工超亿元项目40个以上,新培育‘四上’企业150家以上,全力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提升质量,巩固壮大千亿领航、百亿带动、十亿支撑、亿元集聚企业方阵。”
响水既是黄海新区的主阵地,也是黄河故道片区的主战场。如何推动沿海关键变量变为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增量,推动故道片区地理高地蝶变为幸福高地?郭超表示,响水始终把黄海新区响水片区建设、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全力推动两大片区发展取得新突破。更大力度建设黄海新区响水片区,全力推动总投资52亿元的不锈钢高线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碳化硅、不锈钢拉丝、金田二期等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明年全部竣工投产,以项目大发展推动片区大跨越;更大力度推动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聚焦富民强村核心,以“链式”思维发展西兰花、铁皮石斛、鲜食玉米、生态稻米等农业特色产业,统筹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最有颜值、最有底蕴、最有故事”的响水样板。
市委全会强调,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盐城的重要载体。近两年来,响水大力推进补齐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竣工投用,城市面貌和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未来,响水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县城坚持新城老城一体建设,重抓新城功能布局、老城配套设施改造,突出深度规划策划、做足水绿文章、强化经营理念、丰富城市业态、全面集聚人气,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小城;港城坚持产城融合、片区改造、功能先行,加快打造宜业宜游开放生态新港城,创成省级经济发达镇;集镇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奋力打造整洁有序、水清岸绿、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集镇面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今年一年时间,响水新投用7所学校,建县以来单体投入最大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楼主体竣工,全县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重达80.6%。郭超表示,响水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围绕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全力解决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
“保障市委全会各项部署要求在响水落地见效,关键靠人,关键靠干部作风。”郭超说,迈上新征程,全县上下将大力弘扬“大气包容、实干争先”的新时代响水精神,始终保持“激情干事、雷厉风行,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工作状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确保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总量全市领先,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努力交出一份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响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