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2年12月15日

全面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屏障

——我市统筹推进安全生产行稳致远

□陈玉龙 孙成刚 廖舟 记者 祁宗华 成权

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实施以来,我市应急管理部门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新的重大事故的政治责任,将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细化成56项重点检查内容,大力推进相关行动,以过硬措施、严实作风全面压实责任,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2022年第9期《中国安全生产》杂志,以《江苏盐城:积极行动,履职尽责扎实推进》为题,介绍我市推进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地见效的典型经验做法,成为江苏唯一一家。

提高政治站位 压紧压实四项责任

我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压紧党政领导责任。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共10余次,专题学习、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严抓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的落实。

“市委市政府聚焦危化品、冶金工贸、消防、既有建筑、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12个重点行业领域,每周安排一个专题进行调度,坚决守住‘发展要安全’的底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鹏程说。

我市按照“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先标后本”的原则细化部门监管责任。成立以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协调整合部门力量,切实加强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安委办会同市委编办研究制定了新兴领域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处置清单,明确电化学储能站、新能源电池、环保设施、无人机等17个新兴领域安全监管责任。针对农产品、商品批发市场、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牵头监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专题研究会商,明确具体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

制定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和应急救援“五到位”,不断增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切实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使每一个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都明白不落实主体责任,就要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郑效青说。

落实全员岗位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明确全体员工的安全操作、现场管理等责任,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培训,规范安全管理、作业行为,杜绝违章违规行为。开展“岗前喊话”行动,用仪式感根植安全理念,用庄严的承诺履行岗位职责,切实保障生产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 扎实开展四项行动

深化专项整治行动。我市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全年11个方面、40项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任务清单,逐一分解落实。专项整治以来,共排查各类隐患98.2万处(重大隐患756处),完成整改89.8万处(重大隐患747处);国务院督导组交办我市的104条问题隐患、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反馈的31个问题,以及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交办的122条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市县成立104个督导巡查组,每月下沉基层一线开展督导,今年以来共发现并移交问题隐患1.89万条,已完成整改1.76万条,整改率93.10%,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走深走实。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明察暗访,先后开展“海上风电”“冬季防火安全”“电化学储能站”“城镇燃气安全”“疫情防控条件下安全生产”“林场防火”“有限空间”明察暗访7次。

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坚持标本兼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我市明确10个方面、77条攻坚内容。危化品方面,结合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实施系统改造,将全市39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纳入示范企业建设;全市派出139个检查组检查化工企业1059家次,排查隐患5174项,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613件;组织开展县级复查、专业筛查,做到经营性自建房现场复查全覆盖,全市已排查城镇自建房57.3万栋,农村经营性自建房“回头看”排查2.46万户;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七个一”行动,加大瓶装液化气监管系统和餐饮场所燃气预警平台使用管理,全市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燃气预警设备安装率99.93%、在线率94.07%。与此同时,对全市瓶装液化气市场从进气、存储、充装、配送、销售全链条进行整合,建立实名制用气、信息化服务、智慧化监管的运转体系。

推进百日清零行动。10月29日,由市应急管理局办理的“江苏省盐城市应急管理局对某合金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行政处罚案”入选应急管理部公布的10个工贸行业“百日清零行动”典型执法案例。据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奇东介绍,我市深入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全市2家钢铁、4家铝加工(深井铸造)、38家涉粉单班作业10人以上的粉尘涉爆企业,已全部完成自查自改。对4家涉及深井铸造工艺的企业开展“四不两直”全覆盖执法检查。抽调精干执法力量组建两个专项执法检查组、8个专业检查小组,并聘请金属冶炼、危险化学品、电气等行业领域省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参与,分别对两家钢铁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应急管理部网站宣传报道盐城“制度+科技”助力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

实施精准执法行动。“深化精准执法,突出执法对象、执法事项、执法方式、处罚惩戒‘四个精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据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宋杰介绍,今年以来,监督检查企业4634家,事前立案1554件,曝光惩戒违法违规企业1761家。召开安全生产领域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促改、形成震慑。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建设,在全省树立标杆,得到应急管理部网站推广宣传。

注重固本强基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创新揭榜攻关机制。今年我市先后对全市23条重点产业链监管服务和出租(承租)生产经营场所管理等问题进行公开挂榜,各县(市、区)主动揭榜,市县联动,深入研究,攻坚克难,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对揭榜单位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审通过后,形成可复制的攻关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运用,推动全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许立设介绍道。

建立能力提升机制。我市全面落实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政治、法治、业务等三大能力提升工程,以培促学、以考促效,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及镇(街道、园区)共配备安全监管执法人员1101人。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率先对有实践经验而无应急管理相关学历的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专业能力鉴定。

健全科技推动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投入近4000万元建设的盐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二期)项目,已建成“1252”模式(1个基础设施中心、2个服务支撑、5种工作模式以及2套保障体系),正在试运行,并入选2021年智慧江苏重点工程。

强化宣传教育机制。据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苏峰介绍,我市坚持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为主线,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宣讲,目前,市、县两级安委会主任、副主任已全部完成宣讲;截至8月底,市、县两级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应宣讲296人,已宣讲296人,宣讲完成率100%;截至10月底,累计宣讲1602场次,覆盖企业20944家、企业员工218600人次。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加大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被国家级媒体采用稿件71篇、省级媒体采用181篇。

安全永远在路上。“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盐城‘竞逐新赛道 勇当排头兵’筑牢安全屏障,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积极贡献力量。”张鹏程表示。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图片新闻 做足“绿”文章 勇于“碳”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