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2年12月15日

《新华每日电讯》聚焦盐城

报道我市政协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经验

本报讯 (记者 祁宗华 魏洪利) 12月13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江苏盐城:推进政协协商赋能基层治理》一文,报道推介了我市政协营造“有事好商量”协商文化,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推动委员下沉基层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对市县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有效探索的经验做法。

在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共建成2693个协商议事室,实现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全覆盖。“把协商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协商议事触角向基层延伸,触摸到真实可感的民生关切。”市政协主席陈红红说,以前镇村两级没有政协履职平台,基层群众很少想到通过政协渠道反映问题,如今政协委员能够“零距离”服务群众。

盐城在江苏率先建设“你扫码大家议”线上议事平台,所有协商议事室都设有“议事码”,同时搭建“数字政协云平台”。“扫码议事”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也有力推动了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开展。

拓展协商领域,提升民生温度。市政协将3005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全部下沉,编入协商议事室,推动委员融入式、下沉式、叠加式集成履职;要求每位委员每年至少走访联系30名群众、参加2次协商议事、提交1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办1件实事。

创新协商机制,增强监督锐度。市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创新联动协商、联合督察等方式,将涉及公共利益和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列入重点协商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化解了一批悬而未决的难题。

厚植协商文化,加大嵌入力度。市政协创办《同心圆·协商汇》节目,以每两周一期固定新闻栏目的形式记录委员和群众协商议事,不仅促进委员提高履职质量,同时启发引导群众遇事多协商的意识,展现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节目取材自基层一线委员协商解决问题的鲜活故事,受到观众好评,同时提升了凝聚共识的广度和深度。

为提升协商成果转化率,市政协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协商议事成果报送、采纳、交办、反馈等机制。对重要议题协商成果转化,党委、政府列入督查计划,一起推动落实。对协商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全局性情况、苗头性问题、建设性意见,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11月21日,市政协举办“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市县政协工作创新”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政协、中国社科院、省社科联、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及相关高校的领导、专家,进行多维度的研讨交流,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等相继进行报道。今年以来,《人民政协报》先后12次报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盐城实践”。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凝心聚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崭新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