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2年12月09日

向海奋楫 逐“绿”前行

——写在射阳县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际

□通讯员 路宏生 吴融 周蓉蓉 记者 黄云鹰

生态是盐城的家底,湿地是盐城的名片。盐城致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构筑如诗如画、才智相融的“美丽家园”。“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已成为盐城最闪亮的一张国际名片。在生态保护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连续四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位居全市第一,造林绿化工作连续四年全市第一,林木覆盖率全省第二,获批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江苏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近年来,射阳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家园。11月19日再次传来喜讯,在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射阳县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沐光向海,“城市IP”兼具厚度与颜值

海风习习、芦苇摇曳,一望无际的滩涂湿地上,几百种珍稀动植物在这里长期生存,成千上万的鸟类时刻“上演”各种生态奇观;林涛阵阵、梵音袅袅,满目葱茏的金海森林公园,建成1.4万亩碳汇林,与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

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分界线的东部起点,地处陆地与海洋分界线的交叉点,拥有513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9公里海岸线、109.7万亩滩涂面积、7.3万公顷生态湿地、23公里的沿海湿地廊道,射阳是全省海域及湿地面积最大的县份,是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和“国际湿地、沿海绿城”重要组成部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县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射阳要扛起使命担当,推进发展与保护协同、产业与生态相融、转型与重构并进,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奋力当前锋,在绿色发展中守住碧水蓝天,不断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射阳县委书记吴冈玉认为。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2018年至2020年,射阳先后投入2.7亿元的生态环保资金推进生态文明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随后,迅速吹响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冲锋号,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真正让“有爱射阳、沐光向海”的城市IP更加厚重、更加靓丽。

该县成立“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生态环境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创建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先后出台《射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25年)》,编制《射阳县国省考断面和入海河流断面达标建设方案》《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等多个专项性规划和方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宣传网络,开展生态文明“六进”活动,着力增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1个镇、4个村分别荣获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示范村称号。

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在数月前举办的展现射阳建县80周年沧桑巨变的摄影展上,射阳籍知名摄影家骆飞在参展时感慨道:“射阳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能够作为射阳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用镜头去定格、记录,感到十分荣幸。”

逐绿前行,打赢生态治理硬仗

明湖,位于射阳县城东南,原是由射阳河裁弯取直留下的旧河道,后成为射阳重要的饮用水源地。

多年前,因过度养殖、污水排放等多种因素,导致水体恶化,“几乎成了一块‘心病’。”明湖管理所所长何长富回忆说。

一场铁腕治水行动拉开帷幕:建设CCTV监控系统、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水系调整、日月岛截污纳管、人工湿地建设等工程,物理隔离沿湖排水支河,杜绝污水汇入水源地。

如今,明湖饮用水源功能区水质达到Ⅲ类,白骨顶鸡、红嘴鸥、绿头鸭等数十种鸟类以及鱼类又回到这里。

这只是射阳大刀阔斧治理生态环境的一隅。

大美射阳,因绿而兴。近年来,射阳将打赢“蓝天”“绿水”“净土”三大战役作为全盘工作的重心,从“治标”不断迈向“治本”,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射阳重锤整治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抓好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2022年1月至10月,全县PM_2.5浓度为26.4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10名、全市第2名;优良天数比例为85.3%,列全省第3名、全市第3名。

综合施策保净土。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体系,划定射阳县地下水优先保护区5个、风险管控区16个。加快推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能力。2022年,完成新造成片林1488亩,海堤和海边造林200亩,森林抚育1.3万亩,四旁植树82.5万株,农田林网完成5.1万亩。

此外,射阳还分阶段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完成射阳盐场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一体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射阳河湿地修复工程,两年内完成海洋生态修复面积890公顷、保护修复海岸线16.9公里,出台《射阳县湿地生态红线区域管护实施细则》,发出全国首份湿地司法保护令,让湿地保护进入全新时期。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成果,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积极探索设立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激发服务射阳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射阳县县长王宁介绍。

大胆“碳”索,走好“两山”转化之路

近年来,射阳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将“两山”转化率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成色的显著标识,努力在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行稳致远,将“生态+”融合文章书写得更加精彩。

9月19日,江苏省首单“碳配额保险”落地射阳。人保财险为射阳纳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提供精准碳保险服务。依托沿海双碳产业发展基地,深挖碳汇潜力,探索碳汇交易,签订2000万元的碳期权交易意向。同时,射阳深化与省林科院合作,优选适合盐碱地生长的124种树种,预计“十四五”末建成碳汇林基地5万亩,年碳汇交易4000万元以上。

“我们正从打造碳汇经济载体、整合碳汇资源、培育碳汇林地、发展碳汇金融、推进碳汇保险、开展碳汇交易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碳汇经济+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射阳县发改委主任何日东说。

日前,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远景能源,企业开发的海上产品新平台Model Y平台正式下线,这是射阳践行“双碳”战略的缩影。近年来,射阳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发挥比亚迪动力电池、亨通电缆等链主企业优势,建成射阳港风电产业研究院、沿海双碳产业基地、CQC新能源创新基地等一批科创载体,建设低(零)碳产业园区、致力打造能源示范基地,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和谐统一。

“如果您在苦恼假期没有地方可以游玩,这个冬天约您畅游最美的射阳百里海堤,饱览‘北纬33°最美海岸线’。”水绿生态、鹤乡射阳,有太多浪漫值得奔赴。该县高质量打造环海湿地旅游区,成功串联“特庸桑乐小镇、千秋阳河湾、海河四季果香、黄沙港渔文化旅游区”等重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正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在射阳大米集团的直播平台上,网红主播周婷婷正在向消费者推荐射阳大米系列产品,不到一小时,直播间的产品便销售一空。作为射阳生态农业的名片,射阳大米品牌价值已达245.32亿元。近年来,射阳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持续加快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创立一大批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一幕幕“两山”转化的缩影,构成射阳矢志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两山”理念徜徉在鹤乡广袤的大地上,奔腾在齐头并进的绿色产业中,流淌在百万射阳人民的心间。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引进“高大上” 发展势如虹 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