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祁宗华 李旻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科技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各自岗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为我市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作了重要部署,让我们感受到党中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市科技局发展计划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鲁伟说,地市级科技管理工作是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作为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既要站得高,更要干得实,从推进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实践出发,一点一滴做起,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尽心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的关键核心,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做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鲁伟表示,加快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壁垒;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引进人才和成果,让高水平创新成果形成现实生产力。从盐城创新工作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坚持开放创新,努力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在更高层面、更广阔的舞台上推动盐城创新再上新台阶。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大力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市科技局科研机构与科技成果处副处长胡国兵介绍,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以平台载体建设为主要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能级创新平台取得突破,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签约,并落户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科创走廊;企业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认定率有望超40%,新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数量再创新高;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围绕23条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
胡国兵表示,将继续用心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其切切实实转化为谋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更加坚定的担当投身盐城科技创新工作之中。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陈韫昱表示,将以科技报国的决心、自立自强的信心、坚持坚守的恒心,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引导和支持企业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的堵点痛点,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气势磅礴,光辉历程令人骄傲、重大成就鼓舞人心、宝贵经验弥足珍贵、新的使命催人奋进。”市科协学会部四级主任科员倪宝林感慨道,作为科技战线的一员,要切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科协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将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把提高全市人民科学素质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市科协组宣部部长顾云峰说,要加强全社会各类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向全社会提供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的科学知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重点把青少年作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培养。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做好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等应急科普工作,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直抵人心,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国青年生逢伟大盛世,干事创业正当时的信心。”名校优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员王莉莉说,作为名校优生,将不负国家的培养和盐城各级领导的信任,结合个人专业所长,围绕高能级平台突破、企业研发机构扩量、新型研发机构提质以及高层次人才站点合作共建等方面,助推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全面提升,为盐城“竞逐新赛道、勇当排头兵”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