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华 记者 姚梦
连日来,我市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大家一致认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用实际行动为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
办好新时代优质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戴红光介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教育惠民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发展生态逐步改善。近5年来,我市省市优质园数量占比从64.36%增至92.47%,义务教育省定基本办学标准达成率从49.84%提高到100%,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从48%提高到52%,全市学生近视率从68%降至43%。2021年省高质量发展两项指标考核均获第一等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发展和水平指数分别居省第一、第二等次。
戴红光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用心建好每一所学校,用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让盐城的孩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努力办好让盐阜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盐城“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教育力量。
“我们大丰教育人将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大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平介绍,大丰教育系统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进一步细化教育教学各项举措,贯彻“跨学段整体育人”理念,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衔接”课堂,坚持“五育并举”,持续巩固“双减”已有成果,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办有质量的教育;实施“名校优才”聚集计划,有针对性招引“名校优生”服务大丰教育;采用“线上+线下”“脱产进修”等方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大“三名工程”培养力度,打造一批知名的教学骨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有温度的教育。
建设新时代优质学校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充满信心。”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陈巧云表示,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践行“办有温度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庄严承诺,围绕“做有情怀之师,授有情趣之课,育有情义之生”的三情特色追求,引领全体教师真正做到“热情从教,真情爱生,激情课改”,让课堂“有情境,有情趣,有情感”,引领学生“深情爱国,真情爱校,热情学习”,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把学校真正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前进动力,增强了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江苏省滨海中学校长陆建介绍,作为一所县域高中的校长,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大势、顺应趋势、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主动发展、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找差距、补短板、求突破,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速学校高品质建设,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想要的样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高中教育。
培育新时代优秀学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总领全局、振奋人心。作为一名语文骨干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省特级教师、盐城市第一小学教师唐芙蓉表示,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教育优先发展”,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一线教师深感使命在肩。她将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矢志引导学生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做又善作善成,矢志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教师。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滨海县八滩中学正高级教师吴海峰介绍,作为在农村从教22年的老教师,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要用青年学生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从而达成课堂凝心铸魂育人的目标。同时,将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地生根。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让孩子们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让学习、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