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华林)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系统多措并举,有效防控风险隐患,系统梳理年度各项工作,及时研究部署全系统执法监管和安全维稳工作,全力组织抓重点、明目标、防风险、除隐患等工作,全力做好惠企纾困和污防攻坚工作。
近日,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认真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和空气质量“扳平”的目标,结合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三项机制”。同时组织各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各科室、中心、分局,对今年以来的执法工作“回头看”,全力攻坚难点问题,制定问题、责任、措施“三个清单”,坚决保证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环境信访快办机制。将“第一时间”为企业化解环境矛盾纠纷作为惠企纾困稳经济的重要举措。系统梳理全市涉企重点环境信访,每月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划定责任区间,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企业和群众之间的“润滑剂”,主动帮助企业和群众缓解矛盾冲突。建立“问题、措施、责任”三级清单,加大领导班子成员热点难点环境信访包案化解力度,通过有奖举报等途径和形式,加强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公众参与,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对环境信访件办结情况的满意率。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受理环境信访4142件次,同比下降23%。其中,重复信访件132件,办结122件,办结率达92.4%。
环境执法服务机制。全面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创新执法监管方式。下半年,再增加正面清单企业100家。对列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排污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在线监控、无人机、蓝天卫士、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采取“非现场”检查、“非接触”执法、“信息化”远程监管等方式,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今年以来,通过智能指挥执法系统共发现并派发各类环境问题线索240条,为执法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环境宣传赋能机制。建立健全环境“执法+宣传”机制,为企业一线人员赋能充电。全面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环境执法一线人员既是执法员又是宣传员,大力倡导在执法中宣传、在宣传中执法。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先后组织5个批次企业220个环保员学习培训活动,组织编制印发《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管理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小册子1000多份,执法人员随身携带,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通过各种平台进行法律政策宣传,积极主动为企业解读国家及省市相关环保政策,帮助企业提供污染防治技术,为企业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保驾护航,助力企业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
此外,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力开展隐患排查,重点开展“五个强化”: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格管控放射源;强化危废企业监管,加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强化企业污防设施安全监管,督促开展“六大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力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强化疫情防控,排查清理人与场所各类安全隐患。
同时着力强化应急值守。强化应急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领导带班负主责,值班人员认真负责,严格落实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责任,健全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做到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现场排查全覆盖、各类隐患全整改、问题销号全闭环,全力以赴,为全市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