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学 高绍山
近年来,盐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双碳”工作的意见和方案,努力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充分认识碳中和是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全面而深刻转变理念基础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绿色发展目标,做好美丽经济、生态展示,全面推动盐城优势产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绿色发展,将绿色低碳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相结合,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绿色低碳示范区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优势
地理区域优势显著。盐城地处太平洋西岸,黄海之滨,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拥有最广的沿海滩涂,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产业结构建设、环境优化、文旅产业规模扩大化,做到生态优先,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绿色经济发展活力强劲。盐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电和光伏领域吸引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投产,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集群。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路线,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风能、电动车、机器人、5G等产业的变化,将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自我革命。
融合发展乘法效应明显。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突出盐城湿地、海洋和森林等主要要素,展示沿海地区生态绿和海洋蓝。以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麋鹿保护区、大丰荷兰花海等景区为主要载体,打造湿地观光、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最美江苏生态景点。
绿色低碳示范区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碳中和时间窗口效应。虽然碳达峰、碳中和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但它们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不是碳达峰后才开始实现碳中和,而是现在就要按照碳中和的内在要求彻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早达峰和低峰值。如果不抓紧转型,就会被锁定在一个高碳状态,再转型成本会更高,不利于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形成。
污染防治路线图趋势。不同企业污染情况不一样,污染防治需要制定不同规划和整改路线图。路线图应考虑多重技术问题,包括废弃排放总量、成本、收益分析、减排曲线斜率等,实现碳中和目标,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盲目冒进。
生产与治理交互矛盾。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生产同样的电力,光伏发电对金属矿物的需求是燃气发电的5倍左右;一辆电动车对金属矿物的需求是常规汽车的6倍。实现“零碳”目标,金属矿物总需求会提高6倍。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可以减少一些方面的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绿色低碳示范区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十四五”是盐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时期,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要加快制定碳排放标准,推进“双碳”工作,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环黄海湿地生态相结合等规划,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做好低碳绿色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以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为抓手,推动新变革,实现盐城社会经济增长,低碳、绿色、环保和高质量发展。
调整优化布局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企业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高碳”以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为主,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是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低碳”则是以低耗能、低污染和低排放为主,有效利用资源,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引导生产绿色低碳产品。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关键在于能否生产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绿色低碳产品,企业绿色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扩大企业影响力。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引进核心技术,推陈出新,开发高质量的低碳产品,实现企业产品快速升级换代,长期稳定发展。
推动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立足“生态+产业”主题,强化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升级改造和产品开发,打造优质旅游休闲胜地,围绕海盐文化、红色教育、康养度假全要素产业链,加快盐城重点项目建设。合理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保护系统,包括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监控、资源再利用等,多方面调动企业、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主体,为保护环境做贡献,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共赢。
营造绿色低碳人文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真正体验到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和生态福祉温度。培养人们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黄海生态文化保护意识和绿色低碳价值观,形成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体意识。鼓励人们养成环保低碳出行习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生态文化学习,由此引导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时尚生活追求。
构建绿色低碳协同部门。建立绿色低碳示范区碳排放权交易所,将有碳排放量的企业纳入碳市场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寻求最佳的碳减排路径、碳技术、核证资源减排交易。依托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力量,以节能、环境污染、低碳检测等为基础,扩展服务企业数量,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示范区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零碳”技术开发和使用,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形成以智慧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朱奕学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博士、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高绍山为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本文为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22YB05>,市政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skA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