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伟伟
9月18日至21日,来自法新社、欧新社、德国焦点图片社、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易得财经等国际媒体,和来自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央视网等国内媒体的30多名记者和摄影师来到盐城,用镜头定格美丽风光,用文字记录盐城故事,近距离感受“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和发展活力,全方位、多维度聚焦盐城如何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勇毅笃行,坚定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助力江苏未来发展、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海天一色涌波浪,万里无云迎灿阳。盐城港滨海港区通用码头上,门座起重机一字排开,重型船舶有序卸货。不远处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一个个足球场大小的LNG储罐整齐列队,LNG船型专用码头垂直入海,五台卸料臂整装待发,等待着9月26日的第一艘LNG外轮驶入。
“一期10座储罐建成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可达600万吨,相当于气态天然气85亿立方米,可供全省民生用气约28个月。”在江苏LNG党委副书记徐斌的介绍下,记者们登上储罐穹顶,举起相机,从不同视角记录下大国重器“绿能澎湃”的壮观景象。
“非常有幸可以登上这个60米高的储罐穹顶,不仅看到了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的壮观景象,更切身感受到盐城建设绿色能源之城的铿锵步伐。”文汇报社记者李园园对“绿能港”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赞赏。
落户射阳的盐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亿元,是比亚迪在江苏省内唯一的刀片电池制造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年产3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目前,一期已全面投产,二期将于9月份开工。
解放日报社记者任俊锰说:“项目从落户到投产仅用了10个月,一个‘快’字贯穿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这样的速度让我看到盐城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千年串场河,一部盐城史。19日晚,记者们登上古色古香的画舫游船,沿途“杨楼翠霭”“范堤烟雨”等盐城古八景和盐镇水街等景点尽收眼底。“沿着盐城的母亲河亲身感受这片土地,这里到处都是新气象,充满了勃勃生机。盐城未来可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资深制作人贾赟说。
在悦达起亚第三工厂、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中外媒体记者在讲解员的解说下,详细了解企业生产销售、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参观体验公司产品,对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高效环保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科学的管理体系赞叹不已。
“百闻不如一见。”新华社记者莫鑫说,“如今盐城的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和活力不容小觑。”
盐城与韩国虽隔海相望,经贸合作却是起步早、发展快。自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韩资项目落户盐城,至今已吸引近千家韩资企业,总投资突破13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盐城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贸易合作国,盐城也成为中韩两国产业合作密切、韩资企业集聚、投资回报最好的城市之一。
“来到盐城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韩国元素随处可见,比如路牌,几乎都是中英韩3种语言。”参观完中韩文化客厅后,韩国易得财经北京常驻记者申祯恩表示,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韩(盐城)产业园设立5周年,期待双方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共创中韩产业合作高地。
生态是盐城最大优势和品牌。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中外媒体记者们赏着秋“色”、闻着秋“香”,还观看了大型沉浸式系列演出《盐渎往事》。
“大洋湾生态资源弥足珍贵,看得出来整个景区都是经过系统谋划建设的,做足了‘水、绿、古、文、秀’文章,充分挖掘并展示盐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中国日报社记者郭君赞叹道,尤其是引入“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既突出文旅融合特色,也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
昔日盐碱荒滩,今日林海绿洲。位于东台市的江苏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总面积6.8万亩,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4000个/立方厘米,森林覆盖率超过90%。
林海莽莽、鸟声阵阵、流水潺潺,记者们一路赏一路拍一路赞。“这里的生态环境太美了!来到这里,连呼吸都变得畅快了。”德国焦点图片社摄影师尤兰达说。
静泊的渔船,随风而动的风车,一望无垠的湿地,不时掠过水面的飞鸟,在阳光下带着波光飞翔,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秋景图。条子泥湿地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是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核心区,也是太平洋西岸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每年都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驻足停歇,被国际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湿地修复保护工作,开展沿线环境整治,条子泥已成为珍稀鸟类栖息的理想地和独特的观海风景线。“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与动物的完美结合。”央视网记者吴岚说。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申遗成功后的东台巴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化村。作为此次中外媒体盐城行的最后一站,巴斗村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独具特色的农家院落等给记者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对这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了“现场直播”。
“这里的空气是清新的,生活环境是舒适宜人的。”新民晚报社记者唐闻宜说,巴斗村整治村容村貌并不是简单地推旧建新、整齐划一,而是因地制宜、物尽其用,让村民家里的老旧物件发挥“余热”,扮靓了美丽乡村,也用心留住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