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广告
2022年09月16日

农民王尊福:

办起农家书屋惠乡邻

□严利人

盐都区大纵湖镇红星村(原南严庄),有位农民王尊福,藏书六万册,办起农家书屋,惠及一方人。

1941年出生的王尊福,从小就爱读书学习,聪明勤奋,成绩一直很优秀。改革开放后大胆创业,办起加工企业,闯出新路。

1978年后,王尊福在村里办起胶木轴瓦厂,十多年后又在邻近的秦南镇街上承包轧钢片厂,成为首批转型从事工业的农民。随着经济生活进入小康,王尊福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出差走南闯北,他顺便逛书店,看到喜爱的书就买,买了就看,乐在其中。他不抽烟,不爱酒,痴迷的就是书籍。他说,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因为爱好读书,他每次出差就喜欢买书看,读后再转借给其他人,让大伙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经年累月地购书,王尊福家中的书越积越多,开始将书堆放在箱箱柜柜里。望着这些越积越高的图书,他就专门安排一间房子,请木匠制作了几个书柜,分门别类地存放书籍。这些图书除了平时自己阅读外,还借阅给村里喜欢读书的人。看到自己收集的图书给大家带来乐趣,更激发了他藏书的愿望。要添置更多图书,靠自己的收入难以满足。好多次在新华书店里看到心仪的图书,因太贵只能忍痛离去。一次在出差途中等车之余,他看到有旧书出售,就开始有选择性购买。有空闲他就到废品收购站转悠,看到有喜欢的旧书就购回。几十年来,王尊福生活节俭,把一半的生活费用花在买书上。特别是晚年离开工作岗位后,购书便成“主业”。他经常骑3个小时自行车到盐城市区,光顾新华书店、二手书店、古籍旧书店、书刊收购店,看中的就买回家。因为锲而不舍,他居然“淘”到不少好书,其中有些还是精品、珍品,很有收藏价值,令他很有成就感。

以书结缘,“淘”出朋友。一次,王尊福在收购店内看到一本书,作者王春才是盐城人,他立即购回家。翻看之后,书内有联系方式,王尊福试着向现居成都的作者打个电话,这位离开故乡50多年的老高工、老作家、原国家三线办公室主任,听到乡音分外激动,聊着聊着与他成为知己,随即寄赠长篇报告文学《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苍凉巴山蜀水情》《日出长江》《九九艳阳天》等专著供其收藏。前几年,王春才利用回乡探亲之机,在孙女陪同下,专程走访王尊福书屋,并写了长篇参观记,在刊物上发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书分享更幸福。2014年,在区镇村有关部门支持下,王尊福办起颇有规模的农家书屋,镇政府授予“五星级文化中心户”称号,镇党委及文化站关心指导排忧解难,盐都区农委授牌为结对帮扶共建文化单位。

王尊福说,这些书籍自己没有让它们躺在书橱里,只要村民有需求,就无偿借给他们看,让这些书籍发挥最大的作用。他不但在红星村设立农家书屋,还在秦南镇街上设立流动书摊,摆放几千册书,过段时间轮换。免费借阅,还送茶水。

我市结束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保障生产生活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