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洪利
袁连喜自1985年从原27军81师后勤汽车连退役以来,一直在市急救中心从事救护车驾驶与管理工作。他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累计急救病人13000多人次、安全行驶150多万公里,一次次为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一次次给需要帮扶的人排忧解难,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袁连喜在救死扶伤中展示的大爱感动了社会,先后荣获“盐城好人”“盐城平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驾驶着120救护车,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2010年4月26日,宁靖盐高速公路上一辆在雨雾中疾驰的大客车翻进防护坡的深沟里,有30多名乘客受伤。袁连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一边维持现场抢救秩序,指挥周围的群众协助救援,一边通知单位调度增派救护车辆,同时对重伤员熟练地进行止血、包扎,对于伤势较轻但不能行走的,他就将伤员直接背上车,前后背了17个伤员,全身沾满了鲜血和泥浆。由于现场抢救及时,避免了更多伤亡。
2011年4月,有位中年妇女掉到市区小洋河离岸20多米的河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他不顾天冷水深污臭,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者,围观的群众对他赞不绝口。事后,获救者家属多次到急救中心和他家中送钱送物,都被他婉言谢绝。2012年,他被评为江苏省第二届“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在阜宁“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以及1991年抗洪救灾等危急艰难时刻,他都能挺身而出。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夜以继日抢送危急伤员,省、市新闻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袁连喜用行动诠释了一个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袁连喜接到市区东河村纪洽刚罹患尿毒症无钱医治的电话后,他当即驱车前往。见到纪洽刚家非常困难,其妻也抱病在床,袁连喜不但没有收取出车的基本费用,还拿出身上仅有的50元。事后,他想方设法通过媒体发出爱心呼吁。得到及时救助的纪洽刚,反复强调那次夜晚的求救是重获新生的开始。
心有大爱,无私奉献。袁连喜在得知省里为“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颁发奖金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出去。刚开始,他准备捐助困难残疾人夫妇,但这点钱对于患者的意义并不大。如果能在急救中心设立院前急救专项基金,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加入见义勇为的行列中,使社会更加和谐友善。他的想法得到领导的赞扬。在收到省市及单位的奖金后,他悉数捐给基金会。一个退役老兵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妻子下岗,孩子读书,买房还有15万元贷款。有人问他为何不拿奖金去还贷?他说:“这是两码事,院前急救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广大患者在危急时刻能得到及时救助,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车辆管理是急救工作的核心保障,市急救中心有近50辆急救车,一年急救达到两万车次、上百万公里。袁连喜负责车辆的检查维护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所有当班车辆,特别是长途车,通过严格细致的检查,排除所有故障与隐患,保证每次出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他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急救车辆“拉得出、打得响”。他平时坚持出车检查、回场保养,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杜绝差错。同时还注重传授技术,现场指导,不断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经过他训练的驾驶员,曾荣获全省院前急救技能大赛第一名,急救车辆技术在全市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爱车标兵……袁连喜多次被嘉奖记功。30多年来,他在急救工作中以平凡善举写就大爱人生,彰显了一个退役老兵爱岗敬业、坚韧奉献的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