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政企
2022年08月26日

茨菰产业拓宽致富路

——阜宁县科协实施村会合作富民增收侧记

□王庆艳 记者 左其慧 朱雷成

雨后的阜宁乡村空气清新。阜宁县古河镇运河村的千亩茨菰基地,水光潋滟,一株株嫩绿的剑状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滴翠。

“运河村的茨菰产业规模已达1250亩,净利润从2019年的170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00多万元,有效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古河镇运河村党总支书记张红军说,目前运河村是华东地区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茨菰基地,运河茨菰价格已成为全国茨菇价格的风向标。

运河村因依傍古运粮河而得名,是阜宁县经济相对薄弱村。在实施“村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阜宁县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的人才优势,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帮扶运河村茨菰产业做大做强,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科技结对,找准产业方向。运河村属于典型的农业村,没有区位优势。为了寻找发展突破口,2019年,阜宁县科协与该村开展结对帮扶,指导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科协组织科技专家对该村环境进行考察,多次对土壤水质进行检测,发现运粮河直接连接淮河入海水道,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硒含量高的优势,在科协的建议推荐下,该村决定种植备受南方市场青睐的杭州白肉茨菰。

“虽然茨菰的抗性很强,但还是有很多的病虫害会对它的生长、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在种植茨菰的过程中,危害茨菰生长的主要病虫害主要有黑粉病、蚜虫、螟虫等。”运河村三组茨菰种植户王先生说,针对种植户的需求,阜宁县科协组织专家为种植户举办培训班,提升种植技术。为化解技术难题,县科协还联系扬州大学的专家教授走村入户,走到田间,传经送宝,指导基地和农户种植。正是科协的技术扶持,如今长出的茨菰肉白质细、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扶上马,送一程。如何让茨菇由“长得好”到“卖得好”?采访中,张红军告诉记者,在县科协的精心指导下,运河村探索走出一条“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径,通过建立订单模式,成功与上海江桥农贸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实现产销对接。为有效应对市场调控需求,新建了600立方米的冷库;为提升运河茨菰的影响力,注册了“吉弯弯”商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科协的协助下,去年10月28日运河村还成功举办了首届茨菰文化节。

爽口的“茨菰羹”、喷香的“茨菰肉圆”、诱人的“茨菰扇贝”……如今,运河茨菰走向了大型商超,走向了浙江、上海市民的餐桌。小茨菰带动大产业,小茨菰做出大文章。目前该村的茨菰种植已辐射周边三个村居,带动越来越多村民增加收入,有效激活了农村致富发展潜能。

“乡村振兴,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提升。”据阜宁县科协工作人员介绍,在积极贯彻落实市科协“开展‘村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县科协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科学把握所选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特点,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好具体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学(协)会立足自身职能,汇集科技资源,实施科技项目,力所能及地推动经济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元素。

阜宁县吴滩街道吴滩居委会现有土地3600余亩,是阜宁县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居。盐城非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是该居委会经阜宁县科协推荐招引的农业项目,年出栏白羽肉鸡70万只,生产有机肥1000吨,形成以肉鸡生产、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企业。为扶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阜宁县科协主动与企业结成帮扶对子,利用科协的人才技术优势,协助企业到青岛、浙江等地考察调研,使企业逐步迈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通过科协的牵线搭桥,日前该企业与盐城工学院合作开展了白羽肉鸡生态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的项目合作。

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阜宁县科协将围绕“村会合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放大项目带动效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没有上一篇了... ... 开展走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