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市、区)
2022年07月04日

提升社区韧性治理能力的阜宁实践

□张虎 姚慧

在当前疫情防控复杂形势下,阜宁在县疫情防控小组的领导下反应快、措施准、力度强,“内无反弹、外无输入”,始终未出现大规模感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仅是应急事件的考验,也是社区治理的大考,更是提升社区韧性治理能力的重要关口。因此,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成为当下亟须回答的问题。

彰显价值理性,凝结社区韧性治理能力。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应摆在全局首位予以高度重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呵护好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比天还大的事;人人平等。不以性别、年龄、财富、地位作为执行防控政策的区分,一视同仁。

阜宁社区严格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同时注重彰显价值理性。社区不仅要求每位居民在防疫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善待常见病病人、照顾弱势居民,更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理解,成为消解个人与政策、个人与个人摩擦的润滑剂,也成为内生于阜宁社区的韧性治理潜力。

完善制度设计,支撑社区韧性治理能力。防疫下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是县一级的制度安排,密切配合社区动态,下达具体要求,两者是社区实现韧性治理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阜宁县委县政府与街道办上下一致,街道办与社区紧密联系,抽调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剥离本职岗位,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当中,规定责任,强化考核,形成疫情防控的共治机制,比以往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如基层挂职等更能满足疫情一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需求。

制度设计在社区内部同样起增权赋能的有益作用。阜宁进一步减责放权,让韧性社区在重大事件的突发伊始,就以快速的反应、完备的处置预案和便捷的物资供给来应对。

理顺行动逻辑,呈现社区韧性治理能力。阜宁社区行动者可分为四类,社区“两委”与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小区物管和居民。四类行动者逻辑各不相同,共同织就了阜宁社区韧性治理的大网。

社区“两委”与社区工作者,主要以上级下达的防疫要求作为行动策略。他们串联起社区,是生成韧性治理能力的主导。社区志愿者分为机关单位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长期服务的社会组织成员、小区保安等物管人员,三者各有侧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协助社区“两委”完成人员摸排、核酸检测等覆盖全体居民的疫情防控任务。社会组织成员倾向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如生存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等介入防疫。物管延伸了疫情前的岗位职责,保卫治安的同时新增测量体温、检查“两码”等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居民,其行动逻辑混合了个体与利他两个方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保护自身,同时邻里互助甚至承担楼道长等志愿工作。

优化资源整合,凸显社区韧性治理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阜宁下辖社区韧性治理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资源的优化整合。韧性社区要求在平常治理中做好体系建设、设施完善、预案制定、物资储备等,物资筹备虽置于最后一位,却具有重要作用。提升社区韧性治理能力下的物资筹备并不仅是购买装备、工具等,而是根据可能突发的事件要求优化整合,打通资源壁垒,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此外,技术资源对于提升韧性治理能力也十分重要。阜宁县利用大数据、跨平台等技术优势更新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加强数字化参与、提升社区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效率,密切沟通线上、线下两个情境,加快构建智慧社区,形成阜宁社区韧性治理的数字化新模式。

东坎街道摸底调查失信被执行企业 唐洋镇众新村土地流转促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