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
2021年,阜宁县人大常委会创立了以“有事码上找代表,代表马上帮您办”为宗旨的“阜宁人大代表云家”。它其实是一款微信小程序,在阜宁,人们亲切地叫它“云家”。
“云家”上线之后,许多镇人大代表表示,“云家”是赋能代表履职为民的新平台,是“24小时不打烊”的代表之家。
之前有不少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中发现,面对面地听取群众呼声固然很好,但是基层不少居民在外打工,人大代表很难有机会和大家照面。而“阜宁人大代表云家”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云家”,人大代表可以与在外地打工的居民进行交流,让双方的联系更加便捷。
陈良镇人大代表、丹平村退休教师王寿俊在“云家”提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议。阜宁县人大代表、丹平村党组织书记王冬兰带头认真谋划,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乡土文艺节目。通过文艺节目宣传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尚节俭、移风易俗。村里涌现一批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丹平村是传统的农业村,除了稻麦种植,基本没有其他产业。如何开拓新产业,增加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呢?王冬兰通过“云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丹平村选民、退休老书记姜汝南在“云家”献计策: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文章。
2018年,村里按照上级政策,拿出200万元扶贫资金,成立稻麦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年收入达17万元,村集体每年每亩提取150元。“不但可以拿到土地流转的钱,还可以去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80元,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殷广林笑着说。
利用“云家”这个平台,阜宁县镇村干部尤其是人大代表可以与村民24小时保持线上沟通交流,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下去,用人大代表特殊身份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在陈良镇良寓家园小区建设中,不断做好选民群众“愿看的”,整治小区环境、打造小区特色;做好选民群众“想干的”,通过劳务发包到村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好选民群众“能赚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打好文化牌、产品牌。
群众办事,有“云”则灵。有选民日常到镇里、县里办事,常常摸错门、找错人,不知带哪些材料。陈良镇各村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民生代办员。同时,为方便群众办理户口、宅基地等各类民生事务,该镇人大主席团在各村卫生室设立代表云上联络站,通过扫描代表二维码,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王冬兰对村民在“云家”上反映的民生问题,有所应、有所为。该村四组的殷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晴天土、雨天泥。王冬兰多次到县有关部门请求帮助,争取资金,新建750米的乡村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近年来,在王冬兰的带领下,丹平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美丽庭院省级示范点、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盐城市文明村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