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2年06月27日

“长风海工”长风破浪

□记者 顾亚娟

6月24日,射阳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内,刚下线的巨型钢管桩即将通过海运发往广东汕尾甲子二海上风电场,总吨位4000多吨。1至5月,长风海工累计发出7万吨产品,实现销售9亿元。目前企业在手订单约23万吨,工期已排至明年5月。

今年以来,受到海上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和疫情双重影响,很多企业面临订单短缺的情况,但长风海工却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精进工艺工法,大力开拓市场,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

“随着近海资源逐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持续向深远海发展,这对海上风电装备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射阳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顾赛华介绍,就钢管桩而言,钢板厚度、桩直径、单根长度、桩重都要随之增大,才能满足深远海风电项目需求。

此次下线的巨型钢管桩单根长110米、重1800吨,是长风海工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合作,采用三维模拟优化设计、虚拟搭载科学合成等开发手段研发出的新产品,不仅耐海水腐蚀,更耐海水冲击。为保证巨型钢管桩在安装时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三,长风海工还超前自行研造1800吨龙门吊等设备,用于产品制造与安装。

紧盯发展潮流、专注科技研发、严格把关质量……正是因为对产品精益求精、对制造一丝不苟,长风海工才能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实现逆势上扬。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和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顾赛华说,长风海工每年拿出销售额的3%以上用于新品研发,与丹麦Ramboll风电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建立产学研合作,打造企业自主研发中心,实现就地研发就地生产,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的发展既依靠自身不懈努力,也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环境。疫情期间,最让企业“头疼”的是物流运输。“市委、市政府主动沟通协调,开辟绿色通道,为我们企业发展解了燃眉之急,这也是我们能够保持满负荷生产的底气所在。”公司总经理陈建华介绍,长风海工2021年总产量16万吨,销售额达17亿元。今年预计销售额达3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约76%。

良禽择木而栖。好的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遇到困难等复杂形势,我市狠抓政策落实,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稳定发展。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我市个体工商户达55.5万户,民营企业超13万家,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60%。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将继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实施“五大工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深化为企服务,加快建立全市服务企业政策“点对点”送达机制,充分发挥“我的盐城”App、12345“一企来”服务专线等平台优势,主动回应企业诉求,协调解决问题,努力培育更多新时代“盐商”。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苏州市考察组来盐考察“三农”工作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