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露
一个个项目成功落地、一座座工厂复工复产、一条条街巷升腾“烟火气”……奋进的盐城,正以跨越赶超之姿开启提劲提速提效的激情五月。
5月10日至11日,我市在盐都区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推进会。会议号召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引和重点,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大战大考中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全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贯彻会议精神,表示将紧跟中央精神、紧贴省市委要求,做到时刻对标对表,铆足冲劲韧劲实劲,攻坚克难争先进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更加有力的措施,答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道必答题,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交出“双胜利”合格答卷。
强动能 扩大投资项目为王
一季度全市GDP增长6.3%,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全省前二。翻看成绩单,盐城火力全开守住开局“稳”首季“进”。然而,当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争先进位黄金期、开创未来奋进期的盐城,如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赢得大发展”的共识在全市上下激荡,各板块抢时间、拼进度,抓项目、稳投资,全力以“复”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作为盐城经济“主战场”,东台对标“六个表率”,精细服务稳定“基本盘”,招大引强集聚“硬实力”,加大投入点燃“新引擎”,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东台将更大发挥供应链产业链稳定、重点企业服务、重大项目推进3个专班作用,助力企业保资金保用工保订单保市场。目前已有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恢复产能。”东台市委书记杨雪峰说,东台将持续开展全员全域全年招商,用好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项目,实现50亿级、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新的突破。同时,紧盯总投资近300亿元的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和55个目标竣工项目,全要素协调保障,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聚力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发起招商引资新攻势。盐都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推动项目建设不停步,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投产。聚焦“高”和“新”,盐城高新区已成为盐都产业新地标。“我们将聚焦重大项目突破,突出链主企业招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加快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盐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翔表示,高新区将坚持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布局,紧扣全市“5+8+10”产业链方向,全力建设3条优势产业链和5条潜力产业链,大力引培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太阳能电池、总投资50亿元的储能电池和精密结构件、总投资20亿元的IC载板项目落户。
“开发区将按照会议部署要求,始终保持上项目、抓产业的火热干劲,坚定不移突破重大项目、培育地标产业。”射阳县委常委、射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海兵说,围绕动力电池、光电显示、精密结构件3个产业链条,紧盯比亚迪、创维、立讯3家头部企业,用好以商引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3个模式,年内新签约百亿项目1个、亿元项目31个,新开工亿元项目19个以上。同时,全面提升产出效益,帮助在建项目协调资金、用工、配套等要素,加快建设比亚迪一期15GWh、韩国永佑液晶显示模组、铠羿5G手机精密配件等19个重点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建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园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激活力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城市竞争新赛季,创新已成主赛场。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会议提出,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抢占发展先机。
“创新驱动比的是落实,争先进位拼的是干劲。我们将在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多文章,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科创龙头、产业高地。”建湖县委副书记许刚表示,建湖高新区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聚力六大产业链条,大力引培链主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内新增国家高企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年内创成省级智能工厂3家、省级智能车间4家、省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20家。加快推进常州工学院技术转移建湖分中心落户运营,高层次建设高端装备研究院、光伏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撬动更多高端项目落户园区。
企业作为创新“主角”的活力越充沛,区域跨越发展的动能就越强劲。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近400件、授权专利200多件,日前被评为“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在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制造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公司的极速发展,关键在于坚持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之路。”相关负责人杨灼坚介绍,今年公司计划新产品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额的3%,争取省级以上创牌超两项。润阳新能源的发展壮大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当地将坚持以创新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加快创建全市高端制造业先导区。
盐南高新区肩负着全市“创新之核”的重任。“立足新起点,中心将充分释放创新效应,汇聚科技、人才、知识产权、基金等创新资源,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合力。”盐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中心主任王天波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策应全市科技创新“一中心一走廊一基地”战略布局,加快推进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西伏河实验室、盐城金谷等重大科创平台载体建设,以全面创新、全域创新打造全市“创新之核”,力争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家,获批国家科技中小企业超600家,创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个,让科技创新成为盐南最鲜明的标识,擦亮最精彩板块中最耀眼的“创新蓝”。
提信心 纾困解难更快更实
制定精准助力服务业的“盐十条”、稳外贸的“十五条”、聚焦市场主体“痛点”“堵点”“难点”的“二十条”……减包袱加服务,发力“快”和“实”,盐城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一样不少。会议提出,“当务之急就是要用好服务企业政策‘点对点’送达机制,提高政策的知晓度、精准度、便捷度,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发展。”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周岚说,行政审批部门将从“精细、精准、精心”出发,聚焦多个领域,快行动、优服务。一方面深化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歇业、注销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深入推行“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建立歇业备案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1+N”注销套餐办理改革,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另一方面,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审批帮办代办制,开展“登门问需”专项行动,建立问题、需求、任务清单,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创新开设12345 “一企来”专区和线上服务企业“直通车”,推动解决政策兑付、引才用工、贷款融资等企业诉求,让政策红利尽快直达企业。
在滨海,“进万企解难题、稳增长促转型”活动持续深化,28位县四套班子成员、50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走访全县250家规上企业,全面兜底企业困难,稳客户、稳订单、稳经营。滨海县副县长陈浩海表示,滨海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在前期兑现1300多万元政策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点对点”送达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到企业宣讲,通过“滨海e企通”平台,推行“免申即享”“网上兑付”,切实推动各类政策加快落地。同时,发挥绿岛智能制造服务中心作用,为全县30多家企业提供共享工艺服务,推动县域企业“隔墙供应”,努力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阜宁县税务局将税收宣传月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走企业、听心声、访实情、优服务”活动相结合,从精细梳理、精准辅导、精简流程等方面齐发力。截至目前,已办理留抵退税747户,“六税两费”退税10.67万条,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6176户。“我们将进一步落细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政策红利。”阜宁县税务局副局长邵延仁说,该局将继续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不断加强部门沟通协作,进一步深化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政策举措,用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