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冰清 通讯员 仇玉存 杨雨
5月10日至11日,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推进会在盐都区举行,市委书记徐缨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精辟点评。她说,通过本次观摩,真切感受到盐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势头较好,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建设成效明显,高标准、高效率发展导向鲜明,展现出“高”和“新”的担当、“好”和“快”的作风。
此次会议在盐都引起强烈反响。5月11日下午,盐都立即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重大项目分析会,传达学习观摩推进会精神,细化分解任务,明确目标措施,确保市委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重任在肩,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副市长、盐都区委书记、盐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娟说,这次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推进会,既是对盐都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盐都今后发展的一次精准把脉指导,令全区上下为之振奋、深受鼓舞。“我们要拿出‘说到做到、一抓到底’的拼劲干劲,抬高标杆、比学赶超。”
王娟表示,盐都将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更强决心推动国家高新区排名连年跃升,更实举措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更高水平打造现代城市新样板,更大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高标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更富有成效促进共同富裕,更燃状态昂扬干事创业激情,全力写好“高新区、高质量、高品质”三篇文章,用奋斗交上满意的答卷,实现工业经济、国家高企、亩均效益“三个倍增”,扛起“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各项责任,为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盐都力量。
“我们将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618’政策,努力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盐城高新区始终承担着示范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盐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翔说,高新区将站位发展全局、加快产业发展,围绕“五年超千亿,挺进五十强”目标定位,抢抓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持续实施科研平台提质、科创森林成长、“都智汇”优才等“三大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建黄海实验室,推动国家超算盐城分中心、中科院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院尽快建成运行,促进“链主”企业与载体平台协同创新,强链固链补链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智改数转”是为传统产业赋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盐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智改数转”,如何改,如何转?盐都区工信局局长朱静介绍,今年将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与苏州银行合作设立10亿元“智数贷”,支持新上项目一步到位建设智能车间(工厂),年内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面50%以上,创成省互联网标杆工厂3家;壮大骨干企业雁阵,年内培育市三星级以上企业35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00家,其中百亿元企业1家;建立21家梯队式企业上市后备库,加快方意汽配、中恒宠物创业板上市步伐,力促盛安传动年内在北交所上市,努力把更多星级企业做成链主企业,把更多专精特新做成单项冠军。
近年来,为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盐都区还积极开展载体焕新工程。此次观摩的龙创智能驾驶项目就是通过载体焕新方式,盘活闲置厂房,用了4个月时间改造提升,并投入生产。该项目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开发、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整车研发“交钥匙”服务、整车零部件及制造装备出口和智能驾驶相关产品开发。
“观摩会让我们倍感自豪,更坚定发展信心。”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珣说,“把智能驾驶等相关业务放在盐城高新区,这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布局,我们将与盐城高新区一起打造智能驾驶产业链,推动市内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协作,带动盐城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发展。”
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永恒课题,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强力引擎。今年以来,盐都全力克服疫情影响,迎难而上、抗压前行,东山IC载板等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重大突破,10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3个,新开工12个,新竣工7个。盐都区发改委主任陈镖表示,下一步,盐都将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行动,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发挥31支招商专业队伍和10支产业基金作用,既全力突破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又加速集聚一批高质量中小项目,年内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80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起而行之、谋定而动,跳起摘桃、争先进位。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盐都区正开足马力强产业、抓招商、优环境、促转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