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2年05月11日

向海而歌 逐梦深蓝

响水三港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夏月明 刘剑 张佳奇 记者 张勇峰 王青菁

5月份,总投资24亿元的“不锈钢+汽车部件”智造产业园等8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4月份,总投资10亿元的港产项目天坦新能源竣工投产;3月份,响水港小蟒牛作业区公用重件码头建成通航……这是响水县坚定不移把黄海新区响水片区建设作为主战场,坚持“三港联动”,以抓项目强产业作为主旋律,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港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加速带动灌河流域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龙头

响水县注重全局性谋划,按照市、县、场联动发展战略,对内深挖潜力,对外乘势发力,结合响水通江达海、海河联动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充分放大一类口岸辐射效应,倾力打造“苏北第一、江苏一流、全国知名”的河海联运示范港、现代特色产业港。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灌河5万吨航道整治工程一期抛泥区已完成、二期正在加快推进;口岸大厦正在推进内部装修;响水港一类口岸开放查验联检大楼已全部完工;小蟒牛作业区公用重件码头现已全面建成通航,为入驻的风电企业重件加工、生产提供便利,破解了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落户工业经济区生产运营的瓶颈,拓宽了全市重件运输公共出海通道。

今年,响水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双胜利”。在响水港区,船舶川流不息、车辆络绎不绝,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积极安排市场、生产、仓储、技术等人员,挨家挨户拜访响水区域的215家规上企业,新签约14家客户,1至4月份累计完成吞吐量400余万吨。”盐城港响水港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传亮说。

港产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引擎”,也是加速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根本

响水县坚持“链式”思维,围绕不锈钢支柱产业,聚力招商引资,会战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

满园春色更胜一枝独秀。响水县在着力加快发展全国千亿级不锈钢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再生纸产业基地的同时,加快突破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100万吨棒线材、100万吨薄板管材、100万吨加工制品、100万吨纸制品、100万吨铝制品加工、100万千瓦风光能源“六个百万基地”,全力推动支柱产业顶天立地,主导产业补链强链,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聚集群。

“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手续、员工、设备等生产要素,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日形成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响水工业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高黎明告诉记者。

响水工业经济区聚焦片区今年实施的43个产业项目,重点推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二季度宝丰新能源装备竣工投产,明阳风电开工建设;新行不锈钢管材、荣星金属等13个不锈钢产业链项目加快竣工投产。

即将开学的盐城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更多的金属压力加工、金属热加工、钢铁装备运行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人才……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全速推进,共同推动产业层次迈向更高端。“目前我们旋流井基本上接近完工,相应公辅设施正在加速推进,受近期疫情影响,部分设备可能延迟到货,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估计在10月份左右具备生产条件。”腾凯金属新材料项目负责人陆明说。

港城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指南针”,是加快建设宜业宜游开放生态新港城的主抓手

响水县陈家港镇紧紧围绕建设县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和功能项目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打通断头路、打造网红街的进程中,先后改扩建渤海大街、新东路、观河路等内部道路6公里,提档升级金港大街、淮海大街等主干道路4.5公里,初步形成集镇路网内循环。今年,该镇新规划的金港大街延伸至326省道、星海城市广场、港城中学、金港御花园停车场、市民广场、镜湖公园及326省道门户景观节点等正在有序推进。

港联四海、陆连八方。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响水沿海的昨天“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从发展的机遇来看,响水沿海的今天“其势已成、势在必行”,全县上下正大力锤炼“牛劲”品格,充分发扬“猛虎”精神,坚决扛起“向海图强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做强载体、完善配套、聚势汇能,助力产业集聚奔向更高层次,在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新征程上扛起更大责任担当。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全市领导干部“510”警示教育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