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露 通讯员 王悦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障快递安全?一件快递进入盐城后,要经过多少道消毒程序才能到达市民手中?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快递企业快件处理中心、营揽部、存放点,直击快递“消杀之旅”,详细了解快递行业如何筑牢“常态化、全流程、全环节”精准防控屏障。
4月24日上午6点多,在盐城邮政邮件处理中心,门卫周俊同背着喷雾器给刚进场的车辆喷洒消毒液。3人一班、24小时值守,每天对近50辆进场的快递车外部进行消杀。周俊同说:“我们正常用的是10公斤装喷雾器,一天要装满三四次。”
快递车停进卸件车位后,消毒人员对车厢后门进行第二次消毒。开门、卸车,对分装的大包裹进行第三次消毒。处理仓内,一件件大小不一的快递被身穿防护服的工人放到传送带上,穿过雾化自动消毒机,经过人工翻转消毒环节,进入各地分拣口,打包、装车。
“实际上,在进入中心之前,源头管控就已经开始了。”邮件处理中心副总经理叶青介绍,接收到货运司机各项安全证明后,公司有专人在盐城南高速口接车。快递车辆进入盐城时,经过检查,车门被贴上封条,然后才能开进邮件处理中心。“受疫情影响,快递业务量有所下降,但我们对‘人、车、货、场’的防控一直是严而又严。”
走出厂房,对面是专门处理国际快递的监管仓。收件、消杀、录入、检测,一件国际快递要在这里留存放置10天左右,期间将被消杀2次、采样检测2次。专职管理员孙卫军笑言,“我已经闭关快两个月了。”
离开处理中心,快递被送往各营业投递部。7点半,中国邮政盐城市分公司戴庄路营揽部“上班”了,内部处理员陈日华拿起喷雾器,给站点里里外外喷上消毒液。营揽部经理陈国勇到岗后,点开公司自主研发的管理小程序,检查站点员工体温、行程卡、核酸阴性报告等信息填报情况。“我们这现有5名快递员,一天大概要处理1500件进出口邮件。所有到这里的快递,从进到出,都要进行3次消杀。”
一阵忙碌后,陈国勇把盖有公司印章的“快递已消毒证明”分发给快递员。快递员胡生拿上证明,将公司配发的随身消毒喷壶灌上消毒液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派揽工作。“我们在把快递派送给客户之前,还会进行一次消杀。”
据了解,一件快递进入盐城,至少经过6次“动静消杀”,已是我市顺丰、韵达等各快递公司的标准动作。而遍布大街小巷的菜鸟驿站、便利店等快递末端网点,也在主动丰富快递服务。刘青青是菜鸟驿站钱江方洲店的店主,店面开张不到一年,每天都有1000多件快递进站。“快递公司把快递送来以后,我们在店里还要进行一次消杀。顾客来取件时,我们也会提醒大家进家门前再自行消杀一次。”
“快递物流服务连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我们始终坚持人物同防、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不断探索保障快递物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创新做法。”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单纯说。
全市现有78家快递企业、1331个末端网点、1万多名快递员,如何织密织牢防疫网?编写防疫指南、推行“盐货通”系统、设置国际邮件静置区、开设“健康驿站”隔离点……邮政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打通物流堵点,提高快递配送效率,努力让仓储“动”起来、让物流“活”起来、让快递“快”起来。同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常态化对快递物流企业进行监督,确保“逢人必查、逢车必检、逢货必消、场场必消”的工作机制落实到位,全力保障快递物流安全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