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周刊
2022年04月25日

锚定高质量发展 书写更有温度民生答卷

祁从峰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殷殷嘱托,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斗目标,建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生态品牌化、治理现代化“四化战略”,全力打造先进制造、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生态文旅、民生幸福“五大高地”,切实扛起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坚持工业主导

构建更有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建湖立足产业基础,聚焦实体经济,高擎“产业强县”大旗,坚定不移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带动支撑作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聚力产业培育壮能级。围绕主导产业强化资金、人才、政策等各类要素集成创新,打造综合配套保障体系,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县工业比重达70%。全面落实“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石油机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链,配套建立“链长制”,持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规划到“十四五”末,三大主导产业总量突破1500亿元,六条产业链开票达1250亿元,致力打造建湖制造业地标产业集群。

聚力项目突破增后劲。紧紧扭住重大项目“牛鼻子”,精心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图及现有规上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招引突破企业清单“两图三清单”,组建招商专业队伍,聚焦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与苏州市吴江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灵活运用以商引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全力招引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带动能级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项目“雁阵”。紧扣“对外争位次、对内提份额”定位,推进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全县所有乡镇园区并入开发区、高新区,建立“五统一”工作机制,形成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聚力创新转型强动能。大力实施工业企业能级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引导企业把握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技术创新趋势,加快企业上云、机器换人、智能改造步伐,利用3年时间滚动培育重点企业1000家。深入开展“争星创优”活动,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组建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开展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6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9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3个,“十四五”期间培育上市企业4家。

聚力环境优化促发展。建立“板块比发展、部门比服务”流动红蓝旗评比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等事项,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社会满意度最高的营商环境高地。设立宏创新兴产业基金,撬动投资近百亿元。高规格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准落实好助企纾困、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倡导形成“厚德、守正、创新、奉献”新时代建湖企业家精神,积极构建亲密无间、清白无瑕新型政商关系,致力重振民营经济雄风。

坚持城乡融合

描绘更有质感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有力抓手。建湖坚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引领,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推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打造城乡融合建湖样板。

高定位打造“一体两翼”。立足以县城为主体,东部上冈、西部九龙口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总体布局,按照老城有机更新、新城功能完善思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后街背巷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万达广场等综合配套项目,突出产城融合,加快人口集聚,叫响“建湖有戏”城市品牌,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精致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城市;东翼上冈紧扣市域一体化,积极打造上冈新城,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大市区近郊新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西翼九龙口全力打造“水韵江苏”文旅融合示范区,形成取长补短、分工协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高标准建设秀美乡村。以农房改善撬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完善道路、绿化、新农e站等配套设施,推动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延伸,让农民享受与时代同步的城镇生活。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河塘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高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围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优质稻米、特色水产两大产业,加大“遇建湖鲜”品牌推介力度,发挥好全国最大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全国率先破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突出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耕地产出效益,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78.75%。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更有含金量绿色发展名片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湖地处里下河腹部,境内河网密布,湖荡成片,有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潟湖型原生态湿地,承担守护江苏生态“绿心”历史重任。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以争创江淮生态经济区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推动美丽建湖建设,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靶向发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每年每个行政村治理一条村级河道,每年实施一个镇全域河道整治,确保空气、水质等主要环境指标持续位居省市前列。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4.2%,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42%,建成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湖荡湿地保育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完成退圩还湖超5000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局面。

顶层设计,提升绿色发展质效。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强化绿色能源应用,以全国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大力支持新能源光伏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对ABCD四档企业差别化分配要素供给,深入推进“三项清理”,倒逼企业转型提质,连续3次创成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新上项目闲置资产利用占比超80%。

匠心打造,推动生态文旅融合。积极策应高铁时代,深入开展高等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区同创”,扎实做好湿地“世遗”与淮杂“非遗”融合互动大文章,精心打造省里下河博物馆,九龙口创成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剧小镇一期惊艳亮相,淮杂艺术人才传承基地投入使用,“灵龙水乡·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坚持人民至上

书写更有温度民生幸福答卷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稳增长、促发展有机结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精准防疫,维护群众生命安全。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对学校、企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积极回应群众个性化诉求,特别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从业人员、失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救助措施,保障民生需求。

突出稳岗扩面,织牢民生保障底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各类就业政策集成效应,强化重点人群帮扶,组织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三年累计扶持城乡自主创业近万人。持续开展全民参保扩面,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弱有所扶”大救助体系,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突出急难愁盼,兴办民生实事项目。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校风教风师风“三风”整治,创新实施集团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革。抢抓作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有利契机,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紧密型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精心打造淮杂非遗“周末舞台”“周末剧场”文化惠民品牌,《谷家大事》《芦苇青青菜花黄》等一批精品力作引起广泛关注。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突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抓手,积极实施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建设一批法治驿站、法治精品小镇,让基层群众“开门见法”。深化平安建湖建设,建设县域治理联动指挥中心,推进新一代“雪亮工程”技防建设,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守护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者为建湖县委书记)

没有上一篇了... ... 在新征程上续写“初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