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2022年03月29日

白衣战士筑起生命防线

□记者 李泓儒

疫情当前,我市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地冲在“疫线”,与病毒作战,护佑人民群众安康,合力筑起生命防线。

甘居幕后的“隐形战士”

作为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PCR实验室医务人员用专业的技术、敬业的精神,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

为进一步保障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能力,我市未雨绸缪,提早规划在3月份新建一个独立检测能力达每天5万管的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市中医院输血科主任许兴俊全程参与了核酸检测基地的建设工作。

接到任务后正值新一轮疫情,全国各地都在积极采购仪器、储备防护用品,供方物资库存也很紧张。3月21日,许兴俊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与同事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日夜协调各方紧急调货,货物到高速口下不来,他立马联系交警开进场证明,确保仪器设备按时装机。

所有设备送达后,许兴俊都一一现场验收。为确保检测基地尽快投入使用并有效运行,上级紧急抽调他牵头完成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当时正在医院值夜班的他下班后,第一时间就与各县(市、区)确认培训人员名单,分配市直实验室培训任务,并将培训计划上报市卫健委。在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期间,许兴俊圆满完成了为期7天的检测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任务。

“这是我市首次筹建这么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基地,事关群众健康福祉,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切顺利的话,该基地即将正式投入运行,作为亲历者,能为盐阜百姓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贡献这份力量是我毕生的荣幸。”许兴俊如是说。

一句“谢谢”就很满足

“你们太辛苦了,下这么大的雨还上门服务!”外地回盐的市区洋中社区居民杨爹爹感激地说。几天前,老人因肺炎住院,出院第二天,亭湖区毓龙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大白”周小玲主动上门回访并采集核酸样本。

“上门采样是件繁重的任务,每当听到一句‘谢谢’就很满足,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周小玲微笑着说。

这几天她一直很忙,早上去学校,下午上工地,晚上进辖区入户上门采集核酸,甚至会忙到凌晨。“我们克服人手不够的困难,尽最大可能将所管辖的社区防控工作做好。”3月18日当天点位工作结束回来后,周小玲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将需要上门采样的居家人员全部跑完。

基层一线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繁重,居民都十分心疼工作人员,说“你们太辛苦啦。”周小玲表示,“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理应比别人多一份责任、多一些担当、多一点辛苦。”

轻伤不下“疫线”

“上门采样,除了穿好防护装备外,我们路上还得注意安全。”3月17日,雨一直下,亭湖区毓龙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副主任护师李峰和往常一样,骑车去旭日社区上门为居家人员采集核酸样本。

尽管她心里自我提醒,但还是出了意外。当天去的这家老小区通道拥挤,为避让行人,戴着面屏的她看不清路况重重地摔了一跤,电瓶车压在腿上无法起身。她稍缓了几分钟,便忍痛爬起来,走上五楼,坚持完成了该小区的全部上门集采任务。

次日,她疼痛加剧,在同事们劝说下到市中医院挂了急诊,值班医生看到她面部青紫,膝和肘关节及多处软组织淤青,便要求她至少休养一周。

身为党员的李峰深知,眼下疫情防控一线人手紧缺,隔离点、门诊、学校、机场等都需要他们,轻伤决不能下“疫线”。她悄悄地将诊断书放进口袋,便继续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至今。

自有疫情以来,她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3月21日晚10时,李峰的社区卫生中心工作群里任务信息提示不断,她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坚定地说:“疫情一日不退,我们白衣战士坚决战斗到底。”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