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2年03月28日

深挖优特资源
更富成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探索乡村振兴的盐城路径”课题解读之一

□ 记者 夏恒瑾 曾路婵 单冬

编者按: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课题组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党建等五方面对乡村振兴的盐城路径进行探索研究,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近日,本报对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专访,就盐城如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效应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进行探讨,敬请期待。

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夯实产业之基;产业要振兴,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更离不开组织振兴,组织力量是推动乡村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凸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基本盘更稳,农村面貌更美,发展水平更高,品牌创建更实,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夯实产业之基,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筑牢“三农”发展基本盘,绘就乡村振兴新诗篇。

完善体系 推动产业兴旺

盐城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我市以全国 0.18%的土地产出1.1%的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但盐城大米品牌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好米却卖不出好价’。”在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陆玉芹看来,如何更好地推动盐城大米赋能增值、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是“十四五”时期盐城农业发展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建立产业体系是融创乡村振兴模式的抓手。3月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指出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决扛起稳产保供责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好粮食大市“压舱石”“稳压器”作用;扎实推进“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创响口碑和市场双赢的“盐”字号产品,让长三角地区更多的老百姓碗里装着盐城米、餐桌摆上盐城菜。

“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全域优势资源,打造大米全产业链。”陆玉芹建议,从市级层面制定符合盐城大米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挖掘盐城大米的地域性、稀缺性、独特性等文化属性,提升盐城大米文化品位。坚持以“构建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为路径,上抓水稻生产基地,中抓土地流转、现代化生产,下抓食品加工业和生物科技行业拓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盐城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龙头企业是产业的‘牛鼻子’,应当鼓励大米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产业跨越发展。”陆玉芹建议,盐城应当坚持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智慧的新型种养模式,在源头上保证大米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针对不同消费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积极打造优质大米品牌。相关职能部门应瞄准更高更大的市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资源,发展农产品电商,打造龙头企业品牌专卖店,为盐城大米插上“线上、线下”双翼,进一步扩大销售半径,提升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旅游的政策利好叠加,“十四五”时期乡村文旅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去年11月,由市政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主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成立,这既是盐城正式纳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体系后的首次大动作,也标志着一脉相承的古韵盐渎与千年运河再度“牵手”。

陆玉芹建议,在黄河故道片区建设大运河文旅小镇,与规划中的黄河故道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撑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大运河文旅小镇的建设为抓手,从而带动整个黄河故道片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大运河文旅小镇的建设应对标国内先进,项目定位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样板、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建议规划建设文博体验区、古镇游览区、田园休闲区。”陆玉芹认为,通过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镇区进行更新改造,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充分展现盐城在落实乡村振兴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上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创新培育路径 助推人才振兴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作为有一定知识技能、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村专业型劳动者,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智力保障。”谈及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吉鹏认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是实现产业振兴,实现产业转型则需要不断引进人才,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吉鹏提出。

“十三五”时期,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为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现代化样板区、农民现代化实践区”提供人才支持目标定位,吉鹏认为,全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培育制度有待完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和不足。

对于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吉鹏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全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指导,以全市农业农村人才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每年培育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4.5万人以上,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智力支撑。

“在惠及各类小农户的基础上,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农村双创青年、中小农业企业产业双创新农人等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与高素质农民的融合培育,推进农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吉鹏表示,培养造就一批“三农”工作队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优化分类施策、提高培育针对性可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应创新培育方式,根据当地特色产业、新产业新业态等发展需求,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考察实践;教育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组建专家团队,实行结对帮扶;还可以利用农学交替、弹性学制、财政免学费等方式,畅通乡村振兴人才中高等学历教育通道。

以制度政策为基础,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人才方能留得住。“加大乡村振兴人才认定管理与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财政支持、项目优惠、人才奖励激励等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提升乡村振兴人才职业认同感,探索将获得认证的乡村振兴人才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定、技术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标兵评选与资助。”吉鹏还提出,应加强职能机构建设,改善教育培训设施设备与手段、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与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带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工作。

加强协同治理 助力组织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盐城作为农业大市、革命老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政策能力水平,持续深化学习,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形势研判,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着力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孙宗一表示,在新征程上,盐城在现有乡村治理模式基础上,要加快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标杆,结合嵌入理论的协同互嵌型乡村治理,为打破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探索推进路径。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坚强堡垒,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孙宗一提出,要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市乡村治理实践中推广树立党员新形象、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构建组织新模式、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力,描绘新蓝图、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等“三新三强”工作法,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治理有效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环,是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方法和要求。用“协同互嵌型治理”建设发展乡村,能够实现村民的美好生活,创建美丽和谐的新乡村。

“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建立解决乡村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机制,依法规范村民有序参与自治的主体行为,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孙宗一表示,也要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搭建村民自治平台,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与决策权;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道德认同,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和宣讲当代精神,培养村民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以及社会公德。

目前,乡村社区建设进程缓慢,而乡村社区作为政府、家庭、个体的交叉点,对乡村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乡村协同嵌入型治理,应加快推进乡村社区建设。“部分乡村存在利益主体多元、社会阶层多样、社会保障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公共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孙宗一建议,拓展和延伸乡村社区的自治结构与自治机制,建立村民自组织网络,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公共事务。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