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近年来,建湖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扎实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大力推行“一个服务中心、三个人民法庭、N个网格法官”,即“1+3+N”诉源治理新模式,全力优化多元解纷效能。今年年初,该项目入选全市政法领域改革“十大创新项目”。
同频共振 高效提供司法便民服务
诉讼服务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该院持续优化“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深化移动微法院应用,完善集约化办理机制,整合智能导诉、诉前调解、保全鉴定等辅助性诉讼服务事务于一体,方便当事人一站办理。
在一起道交事故纠纷调解中,退休法官崔春玲结合多年审判经验,以驻院调解员身份通过移动微解纷平台开展诉前调解,条目式列举各方赔偿责任范围和法律依据,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推动了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线下调解新招迭出。近年来,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建立起商事、道交、物业等七大诉调对接工作室,并以诉调对接中心为“根据地”,在所辖镇(街道、区)设立诉调对接服务点,中心与服务点相互衔接,形成点面结合、辖区全覆盖的诉调对接服务网络。
去年10月,该院联合县物管办深入欧宝利亚尊园小区,高质效化解8起因业主不满物业公司服务而拒缴物业费的纠纷,为居民打造出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
商事纠纷多元解纷尤为“吸睛”。该院与县工商联建立法企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法治惠企直通车”活动,每季度联合送法进企2次以上。双方互设调解工作室与审务工作站,推动商事纠纷一揽子解决。该调解工作室被省高院和省工商联评为“全省重点培育商会商事调解组织”。
靶向施策 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该院三个人民法庭依据辖区发展需求,结合司法审判职能靶向施策,为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护航乡村振兴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全力服务辖区经济发展。针对盐城物流产业园在其辖区内、园区企业超300家的现状,上冈人民法庭将审判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主动为园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优质法律服务。2019年以来,法庭先后11次深入园区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帮助防范经营风险。
针对辖区内水产养殖业发达、潜在矛盾纠纷较多的现状,颜单人民法庭坚持源头防范与案后回访相结合,与辖区养殖经济合作社成立渔业法务联合会,定期走访辖区养殖户,累计调解纠纷42件。2021年8月,该庭干警乘船至当事人住处,下沉一线成功化解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奏响了大美水乡的法治音符。相关工作被最高院“两微”平台报道。
高作人民法庭在辖区各镇均设立巡回审判站,庭内干警每月集中研判新收案件特征,挑选涉旧危房改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相关典型案例定期开展巡回审理,向旁听群众以案释法、现场普法,实现“审理一案 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多年来,该庭辖区村居万人起诉率持续低于万分之三。
延伸触角 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您的这堂法治课太精彩了,有故事,有细节,有感触,我们都很受用!以后还请您多来我们村上课!”前不久,张瑞兰法官在某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后,当地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法官说法,“典”亮乡村。近年来,该院扎实开展“审务进社区、法官进网格”活动,网格法官一方面深入基层一线倾听诉求、宣讲法律、调解纠纷;另一方面,开展网格员调解业务培训,指导网格员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推动网格员解纷能力提升,努力将纠纷化解在源头。
据了解,2019年以来,该院累计组织各类法治宣讲12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3000余人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基层矛盾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该院充分利用网格员对村居群众熟悉的优势,有效发挥审务工作站、巡回审判点作用,建立排查、研判、通报“三节点”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并与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共享信息,及时调处、合力化解,努力化解矛盾于“未病”。
与此同时,该院还注重加强与县域各部门联动,协同开展诉源调处工作,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去年6月,该院联合县妇联设立全市首家妇女儿童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该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8月,联合县发改委设立全市首家价格争议调解工作室,邀请专业人员参与价格认证,诉前化解价格争议纠纷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