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周刊
2022年03月21日

紧张快干抓落实 交出税务“高分卷”

钟武斌

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全市上下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大会报告高瞻远瞩、主题鲜明、精准务实、催人奋进,提出了“12357”的总体思路,为全市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税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全市税务系统将迅速学习、传达、贯彻好市人代会精神,保持赶考状态,紧扣节点抓落实,聚焦重点抓争先,勇当“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发挥聚财职能

在服务大局中助经济发展之力

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基础。2022年,土地出让金等四项非税收入划转到税务部门征收。划转后,全市税务部门每年负责征收的收入规模将达1000亿,形成税收、社保、非税收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局面,税务部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将日益重大。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实现税收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定的税源基础是关键。要进一步准确研判经济、政策等各类因素,扎实做好税源调查,摸清税源真实家底。坚持依法依规征税收费,既把该收的税依法依规收上来,又守住不收“过头税费”、不虚收空转。完善新型税费收入管理体系,统筹落实组织收入措施,圆满达成各级次税费收入目标,实现税收增幅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增长。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2022年要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重点是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需要站在稳增长、保就业、促转型的高度,准确把握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的政策取向,既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扶持,促进市场主体总体稳定,稳增长、保就业;也要针对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用足用好,提高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提高个性化服务满意度,更大力度助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秉承服务理念

在简政放权中务惠企利民之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税收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软指标”,体现地方税收服务的“硬实力”。面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活跃、经营业态多元化的态势,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税收营商环境。

瞄准国内先进地区最好水平,制定实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提升计划,根据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以办税体验为标尺,推动服务理念、方式、手段深刻变革,确保盐城税收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要全面融入政务服务“一张网”,税费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中心,办税延伸点一律进驻当地或就近的政务中心、便民中心,全面对接“一件事、一次办”“一企来”“一站式”“一号答”。深度融合政务中心、缴费场所的社保缴费业务和人社、医保缴费业务“一厅联办”。

要把面向纳税人缴费人的调查审核事项,全部调至办税服务厅集约化处理,形成“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机制,最大化减少涉税费事项跨机构、跨岗位流转,切实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加强税费服务流程管理,对照职责清单梳理服务事项、流程、标准、时限。全面清理清单外增设的不合

理环节和不规范流程节点,慎用税费服务流程阻断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简洁便利的办税缴费环境。

纵深推进改革

在改革创新中强税收治理之效

2022年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关键之年。2021年底省税务局改革进度通报中,市税务局位居全省第三名。2022年,要依托改革先发优势,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确保税收征管改革取得显著突破。

税务执法新体系重点在提示提醒“双推送”应用上取得突破,推行“大数据动态监控+前置式提示提醒+纳税人自查自纠”为主的税务执法新方式,严格税务约谈和实地调查审批,通过提示提醒、引导辅导、约谈警示等方式,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税费服务新体系重点在税费服务一体化和线上办税提升上取得突破。税务监管新体系重点在提升风险识别和推送的指向性和科学性上取得突破,加快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协同共治新体系重点在信息共享和共管共治上取得突破,健全税费协同共治网络,拓展涉税数据共享范围,全面融入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联合激励惩戒措施。智慧税务新体系重点在强化大数据支撑上取得突破,组织保障体系重点在明晰各业务部门监管主责上取得突破。

推进依法治税

在完善监管中担促进遵从之责

建立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公正的税收执法是其中应有之义。要围绕精确执法、精准监管要求,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税收监管体系。

依托税收内部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科学分析建模,精准识别风险,将大数据分析与税源监管相结合,排查隐形税源,跟踪重点行业、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高收入群体,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强化对临时性、外来性、隐蔽性税源征管,有效防止税收流失。

按照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重大风险原则,通过分析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精准打击“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税收大数据分析,“面”上从开票总量和产业结构分析总体概况,归集分析“盐城经济国际国内双循环”“区域比较”“三驾马车”和“六稳六保”四个主题;“线”上从销售十强、纳税十强行业以及历史趋势变化,分析盐城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点”上从百强企业数据,分析盐城龙头企业支撑作用和带动能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为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以“赶考姿态” 答好三个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