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外商投资企业增长51.9%,国有企业增长54.2%。
紧盯项目,双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55个,新增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2个;实际使用外资12.6亿美元,增长24.5%,增幅列全省第3位。使用外资呈现“量质齐升”特点,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5.9亿美元,占比46.7%,其中风电装备、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增长55.1%;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超1000万美元项目28个,合计到账占比78.2%,其中SK新能源、国能东台海上风电、合景泰富综合体项目到账超1亿美元。此外,江苏润阳公司在泰国投资1.8亿美元的电池片项目,成为全省“走出去”最大新能源项目。
“硬核”施策,激发新动能。全市对外开放大会印发《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末,外贸突破200亿美元,在全省位次提高2至3位,外贸依存度提升8个百分点以上;外资5年累计突破80亿美元,在全省位次提高3至4位;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均进入国家排名前50位,2至3个省级开发区进入全省排名前20位;中韩盐城产业园成为中韩合作典范园区”等奋斗目标,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市对外开放工作的总纲领。
开发园区和口岸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2021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4亿元,增长22.8%;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189.1亿元,增长34.2%。中韩(盐城)产业园和盐城高新区获批江苏自贸区联创区。响水港区和射阳港区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预验收;大丰港区滚装码头经省政府批复对外开放,开通至韩国釜山港国际直达集装箱航线。全市口岸正由“数量多”向“效能强”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