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丽
落叶知秋,生活在熙熙攘攘间,我休了一天假,带着宝贝女儿,悠闲地走进扬州的街巷中,踩着青石板路,感觉像走在时光隧道里。于是,我突发奇想——跟女儿做一天古人吧!想到就去做,急急忙忙地找了专业的化妆师,描黛眉、点朱唇,在她们巧手一点一点精心装扮下,一对清丽的古装母女就出现在小玲珑山馆内。
小玲珑山馆是“街南十二景”之一,据说是盐商马氏兄弟的藏书楼,竹木幽深,四季皆景,漫步其内,寻了间茶寮,拜了茶艺老师,开启了学习宋代点茶的风雅之旅。
幸运的是,因为不是节假日,茶寮人不多,学员就是我们母女俩。抬步进入这间古色古香的大厅内,抬头便见墙上挂着《韩江雅集》字帖,而在古朴典雅的雕花木门后,古筝老师特地前来,轻抚弦乐,琴声起,心反而更安定。茶艺老师身穿天青色锦织的长褂子,坐在案前,向我们介绍摆在面前茶席上的用具,从左向右:茶筅立、茶筅、茶罐、抹茶碗、手执壶、假山、茶勺、小茶盏。女儿对此好奇不已,向老师一个个确认茶具的名字和用途。谈话间,就见老师抬手,教我们先温盏,随后便正式开始点茶。
宋代点茶,源自宋朝顶流——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七汤点茶法。一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即用茶匙先将已研磨好的茶末放进温好的茶碗中,加入一点点水,用茶筅将茶末调成膏状。老师特别强调,水要环绕着茶碗的边缘注入,不可直接冲在茶末之上,手拿茶筅,要用手腕的力量,垂直在茶碗上方。二汤:击拂既力、珠玑磊落。即第二次注水要求来回成一条直线,快注快停。这时,已形成的乳沫没有消失,同时用茶筅用力击拂,可以看到乳沫堆积起来。6岁的小姑娘,手腕力量不够,打不出乳沫,噘起小嘴求助,老师边哄边鼓励,女儿大抵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终于看到茶汤起沫了,喜笑颜开。三汤:击拂轻匀,粟文蟹眼。即第三次注水的量如前,但击拂的动作宜轻,搅动要均匀,此时茶沫已差不多形成。四汤:稍宽勿速,轻云渐生。即第四次少量注水,不再小频快速击拂,而是放缓速度,扩大茶筅的搅动范围,让影响绵滑口感的蟹眼逐渐消失,茶沫开始变得更加细腻。女儿说,没有找到螃蟹的眼睛啊!真是个古灵精怪的古代小姐,静谧的茶室里,顿添了几分烟火。五汤、六汤、七汤完毕。此时,老师拿来抹茶粉、玫瑰花粉,让我们自由创作,就是在已形成的茶沫上,用茶勺,蘸上茶粉或者花粉,或写字或作画,点茶就算完成了。最后,在老师的示意下,用茶勺盛出茶沫,放在小茶盏中,学着老师双手托起小茶盏,十指扣住杯口,轻呷一口,好香,微凉的风恰好拂过,不知是茶香引来了秋风,还是秋风被茶香吸引,广袖舞动间,想起文学家欧阳修曾说:“不是人间香味色。”此刻,时间也像听懂人的心声,变得缓慢悠长,每一口茶汤,都值得细细品味,这大概就是跨越千年的优雅与从容,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记得多年前,我在央视的一档节目《国宝档案》里看到过宋徽宗的《文会图》,画中呈现的是宋代文士们聚会品茗之景,主画面前有一方小桌子,上面摆放着茶盏、茶瓯等物,一小童执壶意欲点茶,一小童正手拿茶勺舀出点好的茶汤,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宋人爱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一例外。宋代点茶不仅是当时的日常饮品,也是风雅之事。东坡先生的“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把点茶的场景描述得细腻而浪漫。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人把对生活永远满腔热情和充满无限希望,刻在了画里,也弥漫在茶香中……原来,千年前的他们已活成我们理想中的模样。
返程的路上,女儿兴奋得叽叽喳喳,宋代点茶真有趣啊,回家要做给外婆喝云云。看着她的无忧无虑,我不禁在心中祈盼:愿你也能像宋人一样活得诗意雅致,又热气腾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世间美好皆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