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书香
2023年02月17日

射阳河风扑面来

——序许如亮文学作品集《花儿满枝红》

《花儿满枝红 许如亮文学作品集》 作者:许如亮 阿诗玛出品

□颜良成

打开许如亮文学作品集《花儿满枝红》,一股射阳河的清风扑面而来。这里的人和事是那么熟悉和亲切,细摩慢品,都是生活在射阳河两岸的乡里乡亲和发生在身边的趣闻轶事。

我与如亮相识交往已有近三十年。1994年射阳报复刊,我任报社编辑,如亮是乡镇报道员,工作的关系使我们有了密切的交往。如亮写稿勤奋,且新闻敏感特强,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稿件见诸国家、省级报端,当然首发都在《射阳报》。如亮亦很有文学天赋,对小说、散文创作情有独钟,作品不辍,精品迭出,题材大多是发生在射阳河两岸的人和事,乡土气息浓郁。

我十分了解许如亮的乡土情结,他土生土长在射阳河畔,是从农家孩子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精神,表现在他的作品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

对深厚乡土的眷恋

贫穷的家庭出身和艰苦的生活磨难,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是个负担,但对许如亮来说,却是一笔宝贵财富,尤其在现代意识和艺术精神的烛照下,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源泉。许如亮十分看重这份得天独厚的财富,并将其作为创作的中心和底色,作为对大地、对家庭、对射阳河,对自然、对苦难、对奋斗路,亦即对本土文化与情感的记忆、审视、回味、探察、感悟以及评判。他的文学作品就是根植在射阳河、黄海滩这片土地上。散文《父亲的小船》《梦中老屋》《又闻麦子飘香》等,读到这些作品,眼前浮现的就是射阳河两岸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风民俗画卷。这是许如亮对抚育、成长的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和吟唱。

对当代生活的热爱

写文章,就是写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通过写文章,可以让人发现美,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发现生活的美,发现事物的美。发现了美,发现了生活的美,就让人更热爱生活。而要做到这一点,作者首先要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改革开放前沿的射阳,不能不说是一个当代生活中的富有影响力的活跃因素,对生活在这里嗅觉敏锐的作家,更有着特殊的记忆和感悟。紧跟时代步伐,切准社会脉搏,是许如亮作品的耀眼之处。小说《风打桃花笑》,将遭受龙卷风袭击后干群们奋起抗灾的激情画面,以文学的形式再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怦然心动;小说《花儿满枝红》,将一个纯朴善良、自强不息的农村妇女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可亲可敬;《今生陪你一起走》、《秋风醉美 似水流年》,将纯真美好、风雨同舟的爱情演绎得感人肺腑,淋漓尽致;而《重上井冈山》则刻录下了永远鸣响在人们心中的红色情愫和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旋律。他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衷心热爱,在作品中进行了畅快淋漓的表达。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文学作品一般来讲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写照,可以直接通过文学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种种,也可以间接地通过文学的表述来侧面暗示现实生活的某些不合情理或者某些有悖常理的事情等等。但是通常来讲,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或者某一事件时,必定跟个人感性相关的,通过个人感性的认知,从而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这一社会现实的认可,或者是不满、抨击等。而这些在于作家的担当意识和民生情怀。许如亮正是通过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深刻观察和深度理解,才写出了“五令”小说那样的精品力作。“五令”小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把握,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丑恶的鞭挞,因而被多家权威文学刊物刊出和转载。阅读如亮的“五令”,让人拍案叫绝,在捧腹的同时也会陷入深深的沉思。这是存入历史的“档案”,也是作者的功力所在。

我尤其欣赏如亮创作的小说,那人物的灵动、语言的幽默、情节的曲折,非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难以把握的。

射阳河亘古流长,射阳河两岸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或平淡无奇,或跌宕起伏,这些故事正是作家们的创作素材和源泉。希望如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正如本集的书名《花儿满枝红》。愿如亮的文学之花姹紫嫣红,璀璨夺目。

《细味人间》:发现生活之美 新书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