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事
2022年09月06日

送科技下乡 促乡村振兴

小小“萤火虫”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王为博士(右三)给村民讲解种植技术。

□记者 陆荣春 文/图

盐城晚报讯 蓝天白云,玉米飘香。9月2日上午,在亭湖区盐东镇新建村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里,一群党员专家和志愿者正在给农民讲解玉米种植技术。这是省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盐城推广示范基地、市农科院“萤火虫”志愿者服务团队联合该院第二党支部举行的“送科技下乡,促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之一。

志愿服务在一线,乡村振兴见行动。“萤火虫”团队不忘科技创新初心、牢记服务“三农”使命,长期服务农户、企业、园区等涉农特色产业一线,指导农户和园区开展粮油作物、果蔬、水产科学种养和园区规划等工作,将科技服务无偿送到田间地头和群众身边,打通科技为农“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加快了成果转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见行动、作贡献。

产业兴旺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天,在村部会议室,省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体系盐城推广示范基地的党员专家和志愿者,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面向该村主导产业(青贮玉米、优质稻麦)和特色产业(菊花、水果萝卜、羊角椒等)开展了技术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指导性强,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只要农民有需要,我们一直都在。”市农科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咸学明表示,“我们将坚持党建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专家和志愿者示范引领及服务先行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群众持续稳固增收,点亮群众美好幸福生活。”

“新建村是党员志愿者王为博士联系的试验点,从2016年开始,今年已是第七年,王为带着村民干,做给村民看,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基地其他专家也经常到村里来,在田间地头辅导村民种植农作物,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提供技术帮助,在村里培养了一批种植大户,带动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省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体系盐城推广示范基地主任乔海龙介绍。近年来,该基地在新建村示范种植甜高粱、青贮玉米等,并进行技术培训、手册发放,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落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百姓家,为乡村振兴献智、为农民增收献技,取得了产业振兴、农民致富的实效。

没有上一篇了... ... 市民求购小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