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帮办
2022年07月12日

被抱养到河南的90后女子盐城寻亲——

“希望找到亲生父母了心愿”

万玉娇

养母给万玉娇保存的户口迁移证和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图片受访者提供

□记者 宋晓华

“我想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哪怕看一看也行,这是我多年的心愿。”昨天,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的万玉娇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寻亲,可是没能如愿,希望通过盐城晚报帮办平台帮她实现多年的愿望。

■ 首次来盐寻亲无果

万玉娇说,根据她手里留存的一份户口迁移证记载,她的出生日期为1990年2月25日,被抱养的地点为东台社会福利院。今年2月底,在丈夫的陪伴下,她第一次来到盐城东台。这也是她寻亲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以前都是通过网络寻亲,但这次我真正来到了自己的家乡,我想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万玉娇说,带着寻亲的目的走在这片陌生而熟悉的土地上,感到很亲切。她和丈夫首先来到当年自己被抱养的地方——东台社会福利院。他们在这里查阅了相关资料,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但由于相隔了30多年,当年办理抱养手续的工作人员都已不在原工作岗位了,当年的相关手续都为手写记录,有些资料已无法查找。在东台的两天时间里,万玉娇并没有找到有效线索,她和丈夫带着遗憾回到河南。

■ 出嫁前方知身世

“养父母对我很好,尽管家里经济不太宽裕,但他们一直供我到学业完成。”万玉娇说自己的养父母都是农村人,父亲是退伍军人,母亲在家务农,抱养她之前家里已有两个哥哥;那个年代供养3个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但父母从来不说苦,在读书学习上从来不苛刻,总是鼓励她想读到哪儿就供到哪儿。万玉娇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考到了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教师。

万玉娇告诉记者,小时候经常听邻居说自己是抱养的,刚开始也没放在心上,后来说的人多了,心里也开始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直到20多岁时,自己快出嫁的一天,养母把她叫进房间,拿出了一片碎花布的棉袄片和一张户口迁移证,正式告诉她,由于养父一直想要个女孩,1990年他们从东台抱养了她。“养母告诉我,刚抱来时我很瘦,身穿一件手工缝制的碎花棉衣。”万玉娇说,知道这些后,自己心里总是有个坎。而自己结婚生子后,想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 希望找到亲生父母了却心愿

这些年来,万玉娇在寻人网上发布了自己寻亲的信息,前几年也曾找到过疑似自己亲生父母,甚至还做了DNA鉴定,但鉴定结果却让她很失望。

今年2月,万玉娇和丈夫来到东台寻亲。“不管结果如何我不会放弃,至少我来过自己的家乡了。”万玉娇说,养父母都已经60多岁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估计也已六七十岁了。“谁能舍得丢弃自己的孩子?当年他们一定是有迫不得已的困难才把我送到福利院的。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能找到他们,尽尽孝心,哪怕看看也行,也算了却我的心结。”

万玉娇的血型是B型,她当年穿的碎花棉袄是红底的。如果你有相关线索,可与记者联系,电话:13705104833,或与万玉娇联系,电话:17839280630。

没有上一篇了... ... 余爱华已领回退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