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商旅
2022年06月15日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公布

盐城八大“宝地”榜上有名

古老的海春轩塔。(资料图)

串场河夜景。(资料图)

□记者 周峰华 综合整理

为促进文旅融合,让文物“活起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于近期推出了“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主会场活动上,宣传推介了一批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精品。盐城8个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值得关注。

盐城市博物馆

盐城市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盐城地方历史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1961年成立,1983年改为市博物馆,2000年迁入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2016年迁入盐城市解放南路267号盐渎明城馆区。2021年建设的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建军西路126号先锋岛西侧。新建的博物馆含四个常设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四大常设展厅,以时间为轴,立足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民俗非遗四个维度,向观众讲述盐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21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溯源盐城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解读城市记忆与民族精神。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又名泰山庙。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陈毅奉命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泰山庙成为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机关和中共中央华中局驻地。1984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重新修复。1986年10月,除前殿外所有建筑根据原貌修复完工,同年对外开放。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于2006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专题博物馆,坐落于盐城市区古代著名的人工运盐河——串场河与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间,建筑外观以银白色正六面盐结晶体造型点缀,宛若一串盐晶散落串场河畔。博物馆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中国海盐文化历史资料,集中展示中国海盐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时代风采。

江苏淮剧博物馆

盐城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江苏淮剧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淮剧博物馆,2011年6月1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该馆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坐落于盐南高新区的聚龙湖畔,是集展陈、传习、演出于一体的博物馆。馆内通过原作剧本、经典剧照、视听资料、舞台模型、服装道具等珍贵藏品,展现淮剧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淮剧与地脉相通,与水土相连,是盐阜地区精神气质的呈现和文化血脉的传承,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盐城市阜宁县芦蒲镇芦蒲村二组,坐落在苏北灌溉总渠西侧、黄河故道东畔。2019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塔占地46亩,第1层平台的北、西、南三面建荣哀录纪念碑10块,镌刻1746名烈士英名,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发挥了党史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也从侧面反映了盐城深厚重实的红色历史。

串场河

盐城古代有许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运往南北。当年为筑堤取土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运河,因它连接“范公堤”沿岸的十几个盐场,被称为串场河。范公堤本名捍海堤, 由范仲淹为造福百姓、抵挡海潮而率众修筑的捍海长堤,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悠悠串场河不仅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更犹如串着珍珠的彩带,将从南到北的盐韵古风、人文景观连成一脉。范公堤和串场河一衣带水,承载并见证了盐城盐业的繁荣兴盛,记载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海春轩塔

海春轩塔为江苏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唐塔,位于盐城市东台西溪,为七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塔刹由铁覆盆、相轮、铜宝顶组成。当时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海和导航,此塔初名孝母塔,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台条子泥景区

条子泥景区,位于江苏沿海中部黄海之畔,东台沿海经济区东首,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区域总面积达50万亩,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湿地300万公顷。这里还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条子泥湿地顺利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壮美黄海滩涂,使条子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观海风景线,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马平川,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在条子泥听海观潮,看日出渔人出海,日落万鸟归巢,感受万物和谐的生态画卷。

没有上一篇了... ... 东易日盛年中品质家装节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