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01月07日

牢记“国之大者” 凸显城市地位

擦亮“三大名片”发展绿能强劲

本报讯 (记者 陈婷)作为全国的能源高地、农业重地、生态要地,过去一年,盐城持续擦亮绿色能源名片、现代农业名片、美丽生态名片“三大名片”,坚决扛起“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为国家发展需求提供更多有力支持,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盐城新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我市不断擦亮绿色能源名片,积极推进“风光火气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布局。科学有序推动绿电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380万千瓦,占全市装机总规模的68.1%。在全省先行先试低(零)碳产业园建设,成立零碳园区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认证联盟,3个低(零)碳园区和市开发区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盐城高新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大丰获批“双碳监测体系构建”国家级试点,积极推动黄海湿地生态资产投融资模式创新,带动碳汇融资16亿元,盐城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双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

现代化农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我市持续擦亮现代农业名片,坚决扛起农业大市担当,是长三角中心区唯一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是长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优势产业品种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预计达143.8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超140亿斤,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等6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前延后伸,“1+9+N”品牌体系初步构建,农产品加工产值超3600亿元。盐城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小田变大田”改革做法被中央一号文件吸收推广,响水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滨海陶湾海洋牧场创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擦亮美丽生态名片,绿色生态在保护和价值转化上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去年1至11月,全市PM_2.5浓度26.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2.2%,均居全省前列,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4.1%、100%,建成幸福河湖135条,全省领先,首获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条子泥、蟒蛇河入选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东台荣获全国“两山”转化实践优秀城市,建湖获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积极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生态旅游蓬勃兴起,累计接待游客4630万人次,同比增长88.7%,黄海森林公园获评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马家荡等3个景区新晋国家4A级景区,建湖九龙口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集思广益谋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 感恩奋进走在前 向海图强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