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04月30日

曾令忠:

从“高龄”徒工到行业标杆

□周永祥 记者 张兆领

他,仅一分之差名落孙山,但没有气馁,选择新的目标奋进前行;他,36岁才开始学艺,但不惧困难,一举成为市“技术能手”;他,敢于创新,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他毫不吝啬,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倾情传授多名徒弟。他,就是江苏省劳动模范、阜宁宏达石化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技师曾令忠,从“高龄”徒工成为行业标杆,他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4月27日下午,曾令忠受邀在公司举办的“庆五一·话担当”专场活动中,和公司100多名员工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创业历程,感人事迹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高龄”不惧学艺难

1992年,曾令忠带着美好的憧憬参加高考,可仅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这一无情的打击使他情绪低落,避着家人跑到上海闵行区一企业当起了保安。多少个不眠之夜后,他问自己,难道这一辈子就这样度过?

2006年6月,曾令忠了解到阜宁县宏达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招工的消息,赶忙去应聘。选岗时,他选择了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铣床工。“这个工种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初学者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当时的我已经36岁‘高龄’了,几乎没有人相信我可以学成。”曾令忠到车间报到时,老师傅打量一番后好心地对他说:“你这个年龄已不适合学这个手艺了。”但曾令忠没有退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仅用半年多的时间便从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其中的汗水和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潜心钻研克难关

由学徒工变成操作工,曾令忠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为了提升技能,曾令忠开始购买专业书自学,并结合现场实践加深理解,掌握要领,使自己的操作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多次在公司组织的竞赛中夺魁。

曾令忠说,每天他都会问自己三个“是否”:是否学到了新知识、是否能熟练地操作机器进行某项加工、是否有更简便有效的方法节能降耗。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技术。

技术工作最忌坐井观天。为了提高效率,公司进行技能改造升级,并建起了加工中心。曾令忠所探索的UG8.5编程,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曾令忠勇于打破固有生产模式,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他曾通过增加碟簧、缩短工件长度、减轻重量,解决了座封解封不顺畅的问题。在参加2018年11月的盐城市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盐城选拔赛中,荣获职工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二等奖,同时被授予“盐城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5月,他又喜获省职业智能鉴定中心授予的“加工中心技师”职称,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毫无保留“传帮带”

16年的忘我打拼,曾令忠从一个普通铣床工跃升为企业技术骨干,2014年开始干起了质检工作。身份变了,他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没有变;岗位变了,他乐于助人的性格没有变。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努力为其他员工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企业发展补充了后备力量。近年来,通过开展传、帮、带活动,他先后带出了6个徒弟,目前都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徒弟王志强说,曾师傅话少人和善,该教的东西不保留,平日工作遇上零件方面的问题不会处理,给他打电话,不管他在忙啥,都第一时间讲解。

13年风雨兼程,曾令忠从一名被众人质疑的“高龄”初学者成长为一名加工中心技师,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荣获“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盐城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我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个荣誉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对我来说它是一种更加重大的责任和担当。”他表示,将牢记初心使命,视昨天为落后,视荣誉为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奋努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书写人生华丽的篇章,用新的工作实绩,回报党和政府的培养和关爱。

没有上一篇了... ... 我市举行第五期“立德树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