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英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新时代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及战略性地位。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生力量。2月16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盐城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初心使命,用好战略机遇,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盐城最大底气在优越生态,最优路径是绿色发展,生态创新契合盐城实际、体现盐城所长、彰显盐城担当,是盐城中小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
生态创新能力现状
中小企业生态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我市中小企业生态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创新外部环境不理想,缺乏相关创新投入,创新管理能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源有限、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大部分处在生态创新起步阶段,生态创新转型过程中缺乏领头羊,难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制约、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也阻碍着创新活动开展,生态创新能力培育任重道远。
中小企业生态创新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产出能力是生态创新中最薄弱的环节,生态创新过程中,要推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性生态;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生态创新活力和潜力,推动中小企业生态创新技术不断发展;虽然盐城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外部环境也利于企业绿色发展,但关键还在于企业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生态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生态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大。我市中小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盐城坚持把绿色作为差别化竞争力,推动经济建设由“高增长”攀向“高质量”,将大生态上升到战略行动高度,加强“美丽盐城”思路研究,推进绿色发展;积极申报生态专项,加强项目管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致力于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提升中小企业
生态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培育中小企业生态创新管理能力。一是遵循规律,科学施策。树立生态价值观,将绿色发展和生态创新融入企业远景和目标,确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以企业创新为导向建设生态文化。二是梯次培育,助推升级。加强生态理念教育,将生态创新内化为员工自觉行动。三是龙头带动,榜样推广。建立文化激励与薪资激励相结合、长效激励与即时激励相结合机制,通过生态创新,积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提高中小企业生态创新投入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要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诉求和困难点。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人才匮乏严重抑制了中小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改变单一融资渠道,积极开拓多渠道融资方式。二是打破信息孤岛,引导中小企业开发成本低廉、使用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三是绘制龙头企业供应链“地图”,向中小企业开放,“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创新联动和技术研发,鼓励中小企业对引进的生态技术进行自我吸收和同化。
强化中小企业生态创新产出能力。中小企业要培育生态创新主体,搭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圈。一是注重生态创新相关专利申请、实施和引进,在技术竞争和生态市场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是积极开拓生态创新产品市场,不断获得竞争份额。生态创新产品智能化、精准化和多功能化等特点,为中小企业生态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三是建立具有集研发、孵化、研究于一体的转化孵化平台。生态创新成果在盐城开花结果,从科技成果到产品再到产业,科研机构、政府和市场角色缺一不可。中小企业最缺乏的就是市场订单,政府需要做风险承担者和市场提供者。
优化中小企业的生态创新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生态创新活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其受到内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一是要完善支持创新环境。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解决现实中梗阻存在。加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财政支持,调整完善科技计划立项、任务部署和组织管理方式。二是加大社会服务支持。深入把握中小企业生态创新发展特点和趋势,为中小企业生态创新发展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咨询、技能培训、市场开拓以及管理指导等服务,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生态创新需求开展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三是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中小企业人才或缺已经成为掣肘企业发展关键问题,企业未来人才培养已成为应对变化最核心的竞争手段。要为中小企业吸引、留住人才完善政策措施。盐城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苏南苏中,人才较为匮乏,2022年盐城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升级,比如对企业新引进的绿色技术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上调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充分体现“五湖四海聚人才,不拘一格用贤才”人才工作理念。
完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大数据时代下,政府部门依法收集、使用并保留了海量原始数据,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助力企业生态资源创新。一是形成政府构建产学研协作生态创新机制。建立以生态创新为中心的数据资源协同机制,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有效整合生态资源,搭建企业与社会间交流“桥梁”,为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建立共享交换平台。二是共建政企合作生态圈。要积极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相互依赖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中小企业获取和利用开放数据资源,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生态产品和服务。三是引导小微企业联合建设行业生态集群。创新中小企业协同共生式发展模式。中小企业作为转型升级,尤其是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力量,自建创新生态往往因自身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较少而较难实施,应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协同建设行业创新生态集群,支持中小企业实现信息交互、资源互换、贸易往来等发展活动。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副院长、教授,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省社科基金项目<22EYB020>、省科协调研课题